返回

第五十章,花重锦官城(1)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五十章,花重锦官城(1) (第3/3页)

的时节,尤其是成都府四周,从城外的龙泉驿开始,处处桃花,别样映红。

    成都府,有“天府之国”、“蜀中江南”、“蜀中苏杭”的美称。成都府的历史可以追寻到公元前5世纪,古蜀国开明王朝九世时将都城从广都樊乡(今双流县)迁往成都,构筑城池。据《太平环宇记》记载,成都一名是是取周王迁岐“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因此得名成都。

    公元前316年,秦国吞并巴蜀。公元前311年,秦人按咸阳建制修筑城垣。公元前106年,前朝西汉武帝在全国设13州剌史部,在成都置益州剌史部,分管巴、蜀、广汉、犍为四部。秦末、汉初成都取代中原而称“天府”。西汉末年,公孙述称帝,定成都为“成家”。前朝东汉末年,刘焉做“益州牧”,移治于成都,用成都作为州、郡、县治地。

    后太祖程云立国,益州牧刘焉请降,太祖撤州郡而设行省、路、市(府),并以成都为川陕行省首府,千年即成——成都府。

    成都府虽地处帝国西南,更兼山路难行,但其经济却十分发达。尤其是川中之富商,多世代为帝国商民,富可敌国。成都府的织锦业,尤其发达,设有“锦官”,故有“锦官城”之称;其他手工业如巢丝、织绸、煮盐、冶铁、兵器、金银器、漆器等手工业也很发达。

    而且,成都府人口众多,前朝西汉时即达到7.6万户,近40万人,成为全国六大都市(长安、洛阳、邯郸、临洮、宛、成都)之一。

    后太祖又牵内地居民入川渝路开垦,以同化当地土人,虽效果不佳,但历经千年,却人口激增。

    到雷东风抵达之时,成都府全城有居民三十余万户,人口高达二百余万。是帝国内仅次于帝都江山、中都龙阳、东都镇海的全国第四大城市。

    而其城市范围更是扩建到惊人的七十里。

    周长七十里,全部当地山石造就的城墙,让成都府显得如此巍峨雄壮。

    坚城巍峨,卧与平原之上,加上四面环山,易守难攻,不愧为天府之地。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