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87章 诸葛谏玄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687章 诸葛谏玄德! (第3/3页)

没有拿出来。虽然我军一直在宣扬挫败了曹军继续进攻的企图,可是唯有我等方知曹军并没有尽遣主力上阵。”

    “军师难道有让备投降之意?”刘备并不愚蠢,他从诸葛亮这番铺垫的话语中感觉到了不妙。

    “这不是投降,而是为了国家的统一,为了百姓不再受战乱之苦,而放弃争端,放弃军队的大公无私的举动!”诸葛亮说道。

    “放弃了眼前的一切,难道曹孟德能容我?”刘备的语气有点不善。

    “主公,平心静气啊!”诸葛亮提醒了一句,“曹操容不下放弃一切的主公,难道他能容得下此时的主公吗?如今曹军未发动攻击,不是曹军不想打,而是因为之前的凉州之战消耗的曹军大量的贮备物资。而且为了巩固凉州之战的胜果,曹军也必须在凉州保持一直强大的军队作为威慑。这才是江东此时还能继续生存的原因。”

    刘备压住了心中怒火道:“不成功,亦可成仁!投降曹贼又岂是备这种汉室宗亲所为?”

    诸葛亮表面上对刘备的坚定表示赞同,可是心中却对刘备这种心口不一的态度有了点腻歪。刘备的心思诸葛亮十分清楚,心比天高,但是命更重要!然而投降这种话却不能是刘备这样的主君开口,作为部下,诸葛亮完全是为了刘备着想,甚至将投降的帽子都准备由自己戴上了,可刘备还要强自硬撑。难道他不知道这里只有两个人吗?诸葛亮腹诽道。

    “难道主公忘记了去年年初中原世家派来江东的人?”诸葛亮隐晦的提示一句。

    刘备怎会忘记如此重要的事情?刚才的态度也只不过是为了以防万一。诸葛亮此时对自己是忠诚的,但是谁知道他是否会胡说八道?就算诸葛亮严守秘密,谁又知道他是否会说梦话?而他的枕边人是否同样能够严守机密?

    其实刘备早就在算计中原士族的提议的可行性,然而却一直没有一个结论。今日诸葛亮送上门来,也让一直不敢与人商议的刘备多了一个商量的对象。

    “军师但讲无妨。”刘备依然保持着一副戒备的样子。

    “主公,议会内阁啊!”诸葛亮说道:“若是实行了议会内阁制,虽然主公失去了兵权,但是却并没有失去主持地方或者中央的权利。而且皇族与皇室的待遇完全是天壤之别,于皇室那种除了一定量的皇庄之外便只能做摆设相比,能够参政的皇室成员确实自由度极大。而且失去军权的不止主公一人,即便是曹操,也同样会失去军权。”

    “怎么可能?”刘备一脸的不相信。

    “主公,军权归于枢密院,这条规矩如今已经成为曹军的天条,所以即便是徐晃、张辽这样的统兵大将,他们在没有得到枢密院授权,又没有足以让他们越过枢密院开战的情况发生,他们也只能小打小闹。否则以徐晃所部在吴郡如今充足的补给,大军兵临山阴城下绝对没有问题。”

    “这不就是张辽为了曹操地位的稳固而想出来的主意嘛!”刘备不屑道。

    “主公,此时确实对曹操有利。可是未来呢?若是曹操篡汉,军权自然离手。若是不篡汉……”诸葛亮笑着闭上了嘴。

    “不篡汉,若是实行议会内阁,军权同样不归曹操。若不实行议会内阁,曹操也不可能让曹家永远保留相位,永远使得枢密院与军方大将忠于曹家。军师眼光果然不凡!”

    诸葛亮暗自松了一口气,刘备能明白这一点,接下来的话就好说了。

    “主公,各地士族绝不会眼看着曹家攫取大权,议会内阁已经成为他们最重要的武器。而这个制度也能让士大夫与天子共治天下成为现实。”诸葛亮说到这里,双眼中也闪过一道异样的神采。“士族需要有人来制衡曹操,而与曹操的部下张辽相比,主公与孙仲谋更加符合士族的要求。即便是主公解除了兵权,士族也绝不会让主公有一丝危险的。”

    诸葛亮这番话可不是空口白话,他已经从荆州得到了一部分消息。曹操即便能够掌控全部军权,可若是天下士族群起而呼应,曹操也不会如他的次子曹丕那样鲁莽从事的。

    “士族?”刘备听到诸葛亮的话却又犹豫了。

    刘备为的就是士族这个群体。从涿郡起兵以来,士族可是让刘备吃够了苦头。幽州的,冀州的,青州的,徐州的,最后还有江东的。若不是自家实力实在不济,刘备也真是想效仿曹操那样建立公学,以培养完全忠于自己的寒门子弟。

    诸葛亮对刘备的心理变化把握的十分清晰,“主公,两害相权取其轻。得失之间,主公当细细思量才是!”

    “军师,备此时心虚有些乱,且让备好好静一静吧!”刘备整个人靠在椅背上,闭上了双眼。

    “也好!此事事关重大,主公又身负重担……亮先行告退!”诸葛亮站起身,退出了刘备的屋子。

    (启蒙书网.)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