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66章 我的用意是保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666章 我的用意是保全! (第2/3页)



    “在议会成型之后,就要首先制定出几项根本性的法令。首先是国家的根本**,我将其称之为宪法。它拥有最高的权威性、高度的概括性、广泛的适用性、相对的稳定性,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原则、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国内各阶层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而奉孝所言的紧急情况也同样会在其中有所体现,那就是国家在遇到紧急状况,如:外敌入侵、自然灾害、国内叛乱等等,内阁可根据宪法中赋予内阁的权利做出紧急处理,但事后必须得到议会的追认。或者议会在确定了宪法之后,在议会内设立一个专门应对紧急状况的机构,并确定这个机构的人选,平时这些人各司其职,遇到紧急状况后便自动转入这个机构中处理事务。反正这种情况很好解决。”张辽根本就没有任何思考,郭嘉的这个问题对于熟悉后世大量行政职能机构的张辽而言根本就不算问题。

    “宪法?管子曰:步宪于国。将国家的根本法律称为宪法,文远如此称呼倒是贴切。”曹操没有对张辽和郭嘉的话做出评价,却对宪法一词表示了赞赏。

    曹操的执政理念倾向于法家,这已经是属于公开的秘密,而曹操对张辽的赏识也不仅仅是因为张辽的才华,同样也有张辽赞成法治的治国理念。只不过两人在“法治”和“法制”上却也同样存在分歧,只不过张辽明白这个时代并不是一个能够彻底法制化的时代,所以并没有表露出自己的真实态度。不过就张辽倾向法治并在青州、幽州执政时期倾力打造一个法制时代的行为,曹操对此事极为赞赏的。

    “有了宪法,文远你是否要将在青州时期的那些法令也囊括进来?”曹操笑道。

    “主公英明!辽适才所言,宪法是根本**,拥有最高的权威性、高度的概括性、广泛的适用性、相对的稳定性,但是这一切却都是一种笼统、含糊的概念。要想对具体行为进行规范,法律条文就必须细化。管理商贾和他们的行为的交给商法,管理百姓之间的纠纷的交给民法,管理重大案件,诸如:杀人、抢劫、纵火、叛国等等影响巨大的案件的则交给刑法。管理官吏的有行政法,管理军队的则有军法。如此一来,大家各有法令管束,也免得出了问题之后埋怨官官相护、徇私枉法。”

    张辽的话让曹操心中更加高兴,完全忘记了他此次的目的,便想与张辽详细的交流法律问题。但是郭嘉在一旁却看得清楚,咳嗽一声,轻轻的拽了拽曹操的衣袖,这才让曹操想到了他的本意,脸上带着些尴尬的坐回原位。

    “主公,”张辽忍着笑意,带着微笑对曹操说道:“说一千,道一万,这些法律我们暂且不提,让我们回到我坚持议会内阁制的根本用意上。”

    “对对对!此事才是根本,必须首先解决。”郭嘉可是不想让张辽、曹操二人再跑题了,赶紧加上一句,将此事敲定。

    “嗯!文远你直说就是。”曹操此时也没有了之前的恼怒,刚才的一段插曲让曹操的心情已经完全的平复下来。

    “主公,辽坚持议会内阁制度,原因有私有公。公者是为了我们的国家能够更加稳定的发展,有了什么争执、分歧,也无需大动干戈,完全可以将矛盾发到议会中解决。这也是为国家提供了一个自我恢复、自我修复的机制,使国家能够免于大规模的动乱或者战争。私者就是保全。对我的用意就是保全。保全我的家族,主公的家族能够长久的生存、延续下去,不至于因为改朝换代而导致国破家亡,一蹶不振,甚至家族消亡。”张辽的话说的有点沉重,让曹操和郭嘉的脸色也不免变得严肃起来。

    “文远,这似乎……太……太不可思议了吧!”郭嘉虽然心中认可张辽的话,却依旧表示的异议。

    张辽没有介意郭嘉的质疑,这根本就是郭嘉在为张辽能够继续下面的话题而做出铺垫。张辽看了看曹操的脸色,虽然严肃,却没有任何反对的样子,同时也没有阻止张辽说话的意图,张辽嘴角一翘,继续说道:“有史以来,历代王朝至今,《史记》记载夏、商两朝皆是五百年左右,周朝则更加清楚,前后一共791年,至于始皇帝统一天下后的秦朝国祚十五年。至于大汉朝,从高皇帝到如今,四百年。没有一个王朝是能够万世永存的,至于各王朝的皇室,在经历了改朝换代之后,又有几人能够稳稳的生存下去。即便是周王室善待了商朝后裔,宋国还是众诸侯欺辱的对象。可是这种‘兴灭国,继绝世’的制度在大汉也因为王莽之后的混乱而被废弛,若非刘姓皇室因为两百年的繁衍而遍布全国各地,这光武中兴恐怕就不是刘家的事情了。至此,辽可以断言,今后若再有改朝换代之举,新皇对于旧朝皇族的提防、打压绝对是属于苛刻之极。那么如果维持着目前的制度不变,主公率军扫平天下诸侯,威望便无人可以比拟。这样一来,臣强君弱,主公或者主公的后人是否还能够安分于臣子的身份呢?**是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