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张辽初现“乌龟流”作风! (第3/3页)
”。
“怎么,你有意见?”张辽问道。
“不。只是对主公此举有些意外。”
“哼!废话。你们私底下的那些小动作别以为我什么都不知道,看在你也是一心为了张家,不跟你计较就是。你小子少在我面前装无辜。若非这份图纸事关重大,我不欲在动土之前让人知晓,又怎会如此大动干戈。”张辽没有隐瞒张新的意思。在这个时代,张新、张成他们的命运是和作为主家的张家息息相关的,他们也是张辽能够完全信赖的人。若不是张辽身边除了张新之外,全都是曹操安排的亲卫,张辽也不至于要绕这么大一个圈子。
“呵呵呵!”张新被张辽揭破前些日子的小动作,也不免露出尴尬的神色。然而当他看到桌上的图纸后,张新立刻明白了张辽为何要如此慎重。
这种堡垒张新虽然从未见过,但是跟着张辽从军这么多年,攻城战也经历过数十次,这种堡垒的防御能力张新一看便知。何况张辽在图纸的边缘还清楚地标注了堡垒的一些数据,张新完全可以从中得出这种堡垒究竟有多么坚固。
出于时代的特质,张新对于张辽这种先巩固根基的做饭完全没有反对之意,中国人对老巢的重视可是一种十分顽固的信念,董卓当初建造郿坞也就是出于这个目的。虽然郿坞依旧被攻破,可是这种思想却不会消失,“乌龟流”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根深蒂固的信念。而这样的堡垒虽然绝对属于耗资巨大、建设时间漫长的工程,可是却能够为家族留下一个不朽的纪念,为家族打造一个坚固的基础。张新就是这样理解张辽的用意的。
“主公,这……呵呵!太好了。”张新看着桌上的棱堡图纸,又抬起头看看张辽,随即再低下头看着图纸,口中乐呵呵的说道:“这家伙,太带劲了。好!好东西。属下这就去安排人送信。嘿嘿……”
“急什么?少了我给夫人的信,你用什么借口去雒阳?”张辽叫住有点兴奋过头的张新。
“你也先看看这份图纸,有什么问题也别藏着掖着。我这就动手写信。”张辽说完,便坐到桌边,取出信纸,拿起毛笔,动手写起家信来。
“主公……”
“说话。”张辽头也不抬,手上也没有停下。
“这堡垒如此巨大,全部用花岗岩堆砌,高十二丈,宽五丈,这工程似乎有点大。”张新在仔细看清楚棱堡的各项数据后,心中不免有点忐忑。
“你担心什么?莫不是担心在有生之年见不到这个堡垒建成使用?”张辽依旧不停笔的笑着说道。
“有点。”
“你啊!这些年你对家中事务的了解可是有些松懈啊!”张辽叹道:“家中早已经有了不少新的机械,可以很轻松的将千斤巨石吊起数十丈高,又有炸药开山采石,你觉得有这样的手段,我们还会重复董卓动用二十五万人修筑郿坞的大手笔吗?虽说这个堡垒的修筑是为了给家族留下一个坚固的根基,但也不乏借此向外界表达我满足目前状态,有意稳守如今地位的用意。二十五万人,先不说整个并州北部是否能凑出如此规模的民夫,我可不想因此弄巧成拙的再引起别人的注意。”
“是啊!要低调,呵呵,低调。”张新笑得那叫一个乐啊,乐完之后借着一个接一个的惊呼道:“好厉害的堡垒啊!哦!天呐!最多两万人的空间!哦!还有五年的粮草仓库!哇!足以消耗一年的军械储备仓库!天呐!若是将这个堡垒建在山上的要道,成为如卢龙塞那样的天险关隘,真不知道还有什么人能够打破它!若是再配上数千如啸林那七百部下那般装备的精锐步兵,堡垒中在屯集一千以上的精骑,堡垒外配备三千精骑,这简直就是无法攻克的城堡嘛!”
“别一惊一乍的!堡垒再坚固,内部出了问题一样完蛋。如今这堡垒尚未开工,但是这个问题却不能不被我再度重申。你和张成需要在家族武士中多下点功夫,未来我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知道家中的任何一点风吹草动。”张辽此时已经写完了信,正一边吹着墨迹一边说道。
“主公请放心,属下和伯功一定会时刻关注的。”张新拍着胸脯保证道。
“这话我爱听。不过咱们都会老去,你们的后人也要好好培养才是,我也希望看到未来震儿他们出征时,身边能有你们的子弟陪伴。”
张辽这是在描绘未来美好的场景了。但这一招的确有效,张新的脸上也露出惊动的神情。他的成就已经被固定,但是能够让自己的后人继续进步,这也是张家对他们的恩赏。
“别多想,这是你们该得的。”张辽拍了拍张新,将封好的信件交到张新手中,“拿着,用最快的速度送回去。”
张新眨了眨眼,将眼眶中那点晶莹挤干,接过信件也没有说话,抿着嘴,用力地点点头,转身离开……
张辽摸了摸鼻子,喃喃道:“这个时代,还是自家培养的人最好使啊!”
(启蒙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