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 孙权的逆袭! (第3/3页)
“嘉明白!”这些举措本就是应有之意,郭嘉当然没有意见。
“荆州士卒羸弱,原本孤还想循序渐进,缓缓改造,如今孙权小儿却再度提醒孤,天下尚未安定,荆州三面皆有敌人,这军队整编一事刻不容缓。公达,枢密院要立刻拿出荆州全军的整编方案,明日孤便要见到方案。”曹操此时做出了整编整个荆州军队的决定,但是在孙权偷袭之后,荆州本地官员也无人出面反驳。即便他们知道曹操此举是为了彻底控制荆州军队,但是在荆州尚有十万余精锐曹军的情况下,曹操又占据了公理,自然无人敢于反对。
议事结束,众人退去时,曹操有叫住蒯越,私下里说了几句。张辽看在眼中,却也不以为意。若要掌控荆州,蒯家、蔡家都是曹操最好的帮手,反而是那庞家、习家以及早已经没落的邓家等家族却因为家族根源和士族底蕴而不会过多的依靠曹操。蒯家时因为仅剩蒯祺一个能力不足的后人,蔡家也是后继无人,若是蒯越、蔡瑁再不紧靠曹操,这两人若是去世,两家必然没落。
蔡瑁之所以能够容忍曹操削他的兵权,原因便在此处。否则以蔡家百余年的底蕴和数十年来的扩张,也不是没有一搏之力的。
众人散去,曹操身边便又剩下张辽等心腹之人。众人重新落座后,曹操对夏侯惇说道:“元让,你即可收拾行装赶赴合肥,会合陈登、于禁、甘宁、陆逊,统一指挥豫州、徐州大军以及我军水师。但要记住一点,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全面开战。”
“喏!”夏侯惇起身领命。
夏侯惇身为征东将军,豫州、徐州的军务本就是他的管辖范围,此时赴任也正好合适。曹操需要用他的心腹重将控制精锐军团,四征将军和四镇将军便是以曹操的信赖程度来任命的。故而至今四征将军已全,但四镇将军却还少了两人。而且因为种种原因,四征、四镇将军并未全部到位。此时荆州既已解决,自然是要众将各归本位,安分守己了。
“诸位,适才诸位并未开口,此时不知可有话说?”曹操说道。
“主公,此事又何须在意呢?”张辽突然抢在众人之前说道。
张辽是定下了要韬晦低调的,但是他之前高调惯了,此时也不能立刻改变,否则动静太大。所以该说话时张辽不会闭嘴,该管闲事时张辽同样不会退缩。
“文远此言何意?”曹操自然没有看穿张辽的本意,笑着问道。
“引诱孙吴削弱荆州势力本就是主公布下的局,如今周瑜虽然打的出色,也不过就是顺着主公的安排一步步进行,荆州军损失严重,于我等又有何干?倒是此时主公却可借机拉拢荆州失意之人,也好为主公返回雒阳埋下伏笔。”张辽说道。
“文远言之有理。”荀攸开口附和。
“那何人可以拉拢?”曹操问道。
众人此时却又一言不发,直直的看着张辽。张辽知道众人是等着他先开口,谁让他还有一个眼光如炬的名头呢。
“刘磐。”
“刘磐!”张辽的话让众人大吃一惊。
“正是刘磐。”张辽解释道:“此人乃是刘表族侄,荆州军中资深将领。但素来与荆州各大家族皆无深交,又因之前战事而与荆州世家交恶。但却有因为主公善待了刘琦、刘琮,刘磐绝不会背叛主公而危及此二人性命。加之刘磐与长沙黄忠乃是忘年之交,两人常年镇守长沙,若是将其拨至子孝麾下,命其与黄忠镇守荆南,荆南之地当可无忧矣!”
“诸位意见如何?”曹操听完张辽之言,又向众人问道。
“可行。”郭嘉说道:“若要掌控荆州,便需要打破荆州原有之格局。子孝将军镇守荆州,调集北方将领南下,再将荆州将领调开,此乃第一步。第二步便是需要留用部分荆州将领,刘磐有牵挂,黄忠年事已高,皆是合适之选。况且文聘正好需要受罚,将其调往东、西、北三面皆可。”
郭嘉这话看似完全为曹操考虑,事实上也有私心。曹仁将郝昭调走,曹操又要敬爱那个陈到调离。那郭嘉也就要帮着张辽讨要几名合适的将领了。
“奉孝此计甚妙。换将不换兵,曹仁将军只要没有人掣肘,当可迅速控制荆州全军。”程昱抚掌笑道。
“好。孤虽本想让文聘戴罪立功,不过若真要如此未免痕迹太重,便将其调离就是。文远,将文聘调入你麾下如何?”曹操笑道。
张辽起身说道:“此事听凭主公定夺,辽只需麾下有将即可。”
“好!哈哈哈!”曹操大笑道:“那文仲业便调至元让麾下,至于文远,可在荆州其余诸将中挑选将领,已补郝昭等人调离之缺。”
“多谢主公!”张辽与夏侯惇齐声说道。
(昨日检查发现之前有关华佗表字有误,华佗表字元化,而非元让。之前章节中实乃大郎之误。特此向书友道歉!)
(启蒙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