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 南洋要开发! (第3/3页)
产量最高的。这种稻种在历史上的宋朝曾经被引种到国内,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占城稻。
“一年两熟,确实是好事。”对于双季稻张辽更加不陌生,丝毫没有糜芳的兴奋。
“唉!就是徐州的天气实在要比日南郡寒冷,若是能向日南郡那样,一年三熟的稻谷便能获得更多的粮食了。”糜芳有些叹气。
“呵呵呵!这些稻种在日南郡一年两熟,若是将其种植在气温更加炎热的南洋诸岛会如何?”张辽开始引导糜芳的思路,占领并开发南洋岛屿,张辽更看重这些思维活跃,思路开阔的商贾世家。
“对啊!”糜芳如梦初醒一般恍然大悟,他们的思维在这段时间都陷入到了一个误区,那就是必须在自己的地盘上种植,却忽视了自己完全可以用武力获取其他更加适宜的地盘。
“南洋诸岛天气炎热,终年见不到雪花,若是在那里种植稻谷,只要水源充足,一年三熟根本就不是问题,甚至可以种植四季……哈哈……”糜芳说到这里,似乎有点入魇。
“糜芳,休要胡思乱想。”张辽一声历喝将糜芳从魇迷中唤醒。
糜芳略带歉疚的看着张辽,依旧掩饰不住眼中的兴奋,他重新整理了一下思路后说道:“南洋诸岛上人烟稀少,只有一些拿着木棍、披着兽皮的部落土人,若是我们能占据那些岛屿,凭借着优良的武器,完全可以将他们收归己用。到时候只要看住船只,南洋诸岛便是我们的后花园了。”
“你说的一点没错,不过你还忽视了一点。”张辽看着疑惑不解的糜芳说道:“要占据南洋数万岛屿,没有国家的支持是绝对行不通的。你糜家实力在强大,也不可能在甘宁的那些巨型战舰的攻击下幸存。所以要说服主公和其余各大家族,你还应该告诉他们,南洋岛屿众多,土地肥沃,是解决国内因为土地兼并过甚而引发的激烈冲突的最佳选择。”
糜芳脸部表情一愣,随即松弛开来。这让暗中观察的张辽心中暗自点头,糜芳能如此,眼光确实要比那些只懂得读书的士族中人强上许多。而且他很清楚自家的定位,没有奢望着独霸南洋的全部资源,这就使得糜家不会遭到众人所妒。糜家能够以一介商贾立足徐州,并成为徐州的豪门,在家庭教育方面,确实有其独到之处啊。历史上的糜芳反叛关羽,看来其中关羽确实做了什么让糜芳难以忍受的事情,否则以糜芳的性情,断不会如此。张辽暗想道。
“将军所言极是,那数万岛屿真能够开发成功,至少能提供数千万人的粮食。只可惜……”
“用不着可惜,要开发一地又岂是轻松的。从传说的黄帝自西北迁入中原,直到如今大汉拥有的十三州土地,有多少年?三千年绝对不少。况且这十三州的土地也并没有被完全开发,南方很多地方依然算是一片原始地貌。所以不用着急,只要定下开发的计划,大汉这么多家族,大家分一分,都能获得不小的利润。”张辽笑道。
其实张辽抛出开发岛屿的建议,不过是向让他脚下的这片大陆得到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这片土地从黄帝迁入中原后便开始不断的开发、拓展,这三千多年下来,虽然因为工具的简陋和人力的限制而使得开发并没有完全过度,但是张辽却很清楚后世的西北和北方大地一击中原之地是如何的贫瘠。过度的开发使得原本为关中粮仓的西北大地成为了黄土高坡,水草丰富的凉州也成为了以沙漠为主的贫瘠之地。黄河、长江每年都要对沿岸的百姓造成威胁,还使得官府每年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防洪、救灾。张辽此时就是想趁着对土地的伤害还没有达到最严重的时候,用南洋岛屿上更加肥沃的土地将人们的眼光吸引过去,给长江那已经开始萎缩的湖泊沼泽一个缓冲的空间。张辽不希望看见在黄河已经不稳定的时候,长江再因为南方的开发而受到伤害。
张辽自然不可能明白的说出他要让土地休养生息的企图,何况他即便是实话实说,也不会有太多的人相信过度开发土地的危害,所以他用利益和巩固政权为诱惑也就顺理成章了。
“将军,既然如此,那何时将此事抛出最为合适?”糜芳虽然对张辽的真实目的并不了解,但却能从张辽的提议中看到糜家身为倡导者对家族声望的提升,心中颇有些着急了。
“不用着急,南洋要开发,但是却需要计划周详。你现在最应该做的就是将稻谷一年两熟的明确证据亲自摆到主公的面前,而后凡事以主公为主,你糜家即便不能在此事中成为主导,也能在主公给你么划定的范围中无往而不利。”
糜芳笑了,他岂会不知秉承上命的好处,只不过曹操不可能成为糜家的盟友,而张辽和张家却有着和糜家联盟的基础。他这样做,不但给足了张辽面子,也使得张辽不得不在曹操面前为糜家争取足够的利益。
而张辽心中同样对糜芳的打算一清二楚,但这只不过是利益的交换,他不过是递个话而已,惠而不费啊!
(启蒙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