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讨论前的定调! (第3/3页)
却无法阻止,更不会阻止。他首先是曹操的部下,曹军的将领,然后才是孙尚香口中的哥哥。只不过张辽也打定了注意,即便曹操要利用此事,他也会出手将对孙尚香的伤害降到最低。否则他实在觉得有些对不住这样一个可怜的女孩子。
“若是孙权有意讲和,在付出一定代价后,可以将韩当放归,但徐盛最好留下。至于孙翊,主公可上表天子,给孙翊一个爵位,安顿在雒阳即可。”张辽说道。
“放韩当,留徐盛?”郭嘉等人不太明白张辽的用意。
“韩当老了,而徐盛却正值青年。”张辽没有多说。
可是众人立刻明白了张辽的意思。一个老将固然经验丰富,但是思维一旦定型便很难改变,下回即便在战场上相遇,也不难应对。年轻人则正好相反,一旦徐盛从长沙之战中吸取教训,曹军未来的对手可就要再多一个了。而且从一路上对徐盛的观察后分析得出的结论来看,徐盛的脑子显然不差。
“嗯!”曹操点点头,算是认可了张辽的建议。“文远,上表为孙翊讨一个爵位自然不难,但孙家是否会就此分裂却很难说啊?”曹操说道。
张辽想了想,说道:“孙家内部分歧绝对存在,不但孙翊和孙权有矛盾,还有孙静的长子孙暠也因为权力之争而落马。虽然那有孙静和吴太夫人以及程普等老将军镇着,分裂却是很难的。不过只要内部有了裂痕,关键时刻总能够起到作用的。”
“主公,文远说的不错。”荀攸、程昱表示了赞同。
“奉孝,文和,你二人有何见解?”曹操看向一旁的贾诩、郭嘉。
郭嘉笑道:“内部只要有了矛盾,便无法集中力量。嘉还是赞同善待孙翊。”
贾诩则抬起头,面无表情的说道:“孙坚受封乌程侯,孙策受封吴侯。孙权不过继承了吴侯之位,却上表将乌程侯封于老四孙匡。”说道这里,贾诩闭上了嘴。
“哈哈哈!文和果然高见!”曹操笑道:“那孤便上表天子,敕封孙翊为富春侯。”
富春乃是孙坚家乡,孙氏家族祖坟之所在,富春侯虽然与乌程侯级别相同,但对于孙家意义完全不同。即便是更为尊贵的吴侯,在孙家族人眼中,也未必能比富春侯更加尊贵。曹操此举实在是分化孙家上层的绝佳手段。
“主公,不妨再给孙家和刘备送几个官职,让他们心中活动一下。”郭嘉笑道。
“文远,你的意思如何?”曹操看向张辽。
“刘备可为扬州牧,孙翊可封丹阳太守,孙匡可为吴县令。周瑜可封会稽太守,关羽可封苍梧太守。至于孙权,让他留着吴侯的爵位就是,再给他一个太常丞或者鸿胪丞即可。实在不行,就是将太常或者大鸿胪给他又能如何?”张辽说到。
“损!太损了!”曹操、荀攸等人尚未开口,郭嘉便首先叫了起来。
再看曹操等人的眼神,他们很明显也是赞成郭嘉这个说法的。
“唔,将孙刘的地盘和官职对调,看他们的联盟能如何。文远确实很损啊!”曹操笑得很开心。
程昱却是一副看着后辈成长起来的欣慰,抚须笑道:“不单孙刘,如今的苍梧太守可是吴巨,此人与刘备交好。但文远建议封关羽为苍梧太守,不但给士燮找了麻烦,还分化了刘备在交州的盟友。此计一举数得,昱附议。”
事实上张辽的提议早就有人提出过,曹操身边都是人精,张辽能想到的问题,他们岂会忽略?而且除了针对个人的官职、爵位有所不同之外,没有人反对这个建议,唯一和张辽的意见向左的便是对战俘的处理。只不过除了郭嘉、荀攸等谋士之外,曹操身边没有人赞同可能会释放某个战俘的决议。尤其是武将群体,更是对谋士的此类建议深恶痛绝。这也是曹操和荀攸等人要得到张辽这个资深武将的支持的原因。
张辽同样心中明白这一切,在他看来,今日看似随意的谈话,实际上不过是曹操为随后的正式决议做一个预先的范围圈定。这与后世政府的书记办公会上定论调,而在常委会甚至是全委会上做决议是一样的。
“文远,那对孙家小姐你有何想法?”曹操此时虽然说的是正事,可是眼中也充满着戏谑的眼神。
曹操本人年轻时就是个喜好出没风月场所的浪荡子弟,对于同样性情不羁的郭嘉、张辽自然也颇有好感。但与同样风流的郭嘉不同的是,张辽却在这方面始终洁身自好,从不与风尘女子过多接触。曹操虽然在欣慰自家小妹得遇良配之时也感叹张辽的不解风情。今日终于有了机会,曹操自然不会放过张辽。
可是就在众人皆等着看好戏之时,张辽却一本正经的说道:“此事辽已命人通报清儿,若是主公许可,辽这便遣人将香儿送回雒阳。与昭姬小姐同住,想必不会有人提出异议的。”
曹操等人顿时愣住了。随即反应过来的曹操哈哈大笑,孙尚香与蔡琰同住,不要说是其他人,就是孙权也不能做出什么恶意的举动。否则天下士人的吐沫也能淹死孙权。
“损!我就说文远最损!”郭嘉大声叫道。
(启蒙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