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南征荆州之张辽南下! (第3/3页)
抗之心更加的摇摇欲坠。
襄阳城内,力主出兵增援樊城的李严却与刘磐发生了争执。刘磐以房陵张辽所部为由,坚决不同意抽调兵力过江增援,而李严则用唇亡齿寒为由极力辩驳。两人争执不下,自然耽误了出兵时机。而襄阳城内的各大家族虽然才是军队真正的控制者,但是无须他们出面反对,他们自然是乐得在一旁看热闹。何况刘磐和李严都是他们不待见的人,两人发生内讧,他们自是乐观其成。
就在这一日的夜晚,襄阳城的东门悄悄打开了一条缝,一行数十名带着风帽,身披斗篷的神秘人牵着马进入襄阳城。随着城门的关闭,这些神秘之人也消失在襄阳城的街道中。
当曹仁在第二天太阳升起时再度向樊城发动进攻时,张辽也接到了曹操的命令。
看完手中的军令,张辽脸上再度露出笑容。“唉!天生就是劳碌命啊!”张辽一面接受着侍从的服侍,一面抖动着军令对张新说道:“想在房陵悠闲度日也不行,主公倒是会差遣人!不过谁让我不但有才,还深得主公信任呢?没办法,少了我就是不行啊!”
张辽那洋洋自得的表情让人很有一种欠揍的感觉,可是此时他的身边只有张新和张家的亲信,否则张辽也不会如此耍宝。
“张新,去通知仲达、元直、子通和曹海前来议事!”张辽在换好衣服,接过侍从送上的面巾后对张新说道。
“诺!”张新转身离开,他早就憋得有点受不了了。
当司马懿、徐庶、蒋济、曹海四人赶到时,张辽已经梳洗停当,正在徐庶等人推演荆南局面的沙盘前站着。
“参见将军!”
“废话不说了,本将军已接到主管军令,立刻要前往江陵坐镇指挥。现在我命令……”张辽转过身,对曹海说道:“房陵军务由曹海接管,在接到主公进军襄阳的命令前,你务必加强对襄阳方向的侦查和警戒。同时也要注意汉水对岸我军的动向,一旦樊城被攻克,你必须做好随时出击的准备。”
“末将遵命!”曹海保全领命。
“至于你们,自然是跟我一同南下江陵。沿途有赵虎护卫,我也会命令庞德北上接应。荆州军已经是惊弓之鸟,不会影响我们南下的。”张辽转身面对着司马懿等人说道。
“属下遵命!”司马懿他们也同样没有意见,终日只能以战术推演消耗时日,他们这些人也有点坐不住了。
“不过我会留下一人帮着曹海,这小子打仗没问题,若是有人想算计他,他就要吃亏了。”张辽接着说道。而一旁的曹海闻言立刻露出感激的表情。
司马懿等人没有做声,如何安排人事是张辽的权力,虽然他们是张辽的贴身幕僚,但涉及他们时,他们也只能听候命令。
“仲达留下。”张辽思索了片刻后做出了决定,“留下仲达,为的就是隆中的诸葛亮。这小子已两次给咱们添麻烦了,若他真的有心算计,确实难以防备。子通掌管文书,我身边片刻不能缺少。元直是其同窗,但此非我否决元直之故,而是元直与诸葛之间太过熟悉,算计元直自比算计仲达方便,元直莫要多心。嗯……就这般定了,都去做准备吧。”张辽说道。
张辽这样决定确实是出于上述考虑,诸葛亮对徐庶的熟悉让张辽不能冒险。同时司马懿正是历史上诸葛亮一生最大的敌人,让他们之间早点对上,也算是张辽的一种恶趣味。此时张辽还真的有些希望诸葛亮出山来算计曹海,好让他早些看到猪哥和司马的过招。
“元直,没什么想法吧?”张辽在众人准备离开时叫住了徐庶。
“没有。”徐庶虽如此回答,但表情确实有些勉强。
张辽知道,这个结若是不解开,不但对徐庶本人,就是对他也并不是好事。
“元直,你与诸葛亮同窗数年,你自觉与其相比如何?”张辽问道。
徐庶脸色一正,深吸一口气道:“不如其多矣!”
“这就是了。”张辽轻笑道:“其实你们求学时的差距我并不看重,但是你心中潜藏着‘不如诸葛’的念头却会影响你的决策,这才是我没有让你留下的真正原因。而仲达不但才谋不逊与你,同样也没有那种对诸葛亮的心理劣势。一个可以毫无顾忌的发挥,一个先天就被束缚,你觉得我该如何决定?”
“将军,庶明白了。”徐庶正色道。
“真明白才好啊!元直,莫要认为南下江陵便会无所事事,真要与孙权对上,虽说周公瑾需要统领孙吴水军,但是孙权麾下还有鲁肃鲁子敬这位与周瑜相比毫不逊色的人物,同时还有孔明的兄长诸葛瑾,你与正在江陵的刘子扬正好一人一个。”张辽笑道。
徐庶许是真的明白了张辽之意,表情也开朗起来。对于张辽所言的毫不逊色于周瑜的鲁肃,徐庶也生出一股对抗之意。
张辽见到徐庶不断变化的表情,知道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脸上也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启蒙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