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南征荆州之真假难辨! (第3/3页)
嘉管辖的范围,故而郭嘉也没有犹豫,开口便回答道:“新野城这些日子损失不到吾千,这是新野城内无法再参加战斗的士兵的数量,新野城外的两座军营战损应该各有两千左右。但是昨日穰县的三万荆州军已经被文聘调回新野,如今新野城中守军超过三万,算是实力大增。至于湖阳、平氏数城的守军也奉蔡瑁之命以集群队形出城,退守蔡阳、襄乡两城。”
“诸位,可知荆州军此举为何?”曹操笑问。
“丞相,这就要问问夏侯征西了。”程昱笑眯眯的说道:“夏侯征西将骑兵分散游击,新野后方城池不堪其不断的袭扰,蔡瑁有不欲与丞相发生正面冲突,干脆命湖阳、平氏两城的蔡家嫡系军队后撤。一来给自己加点底气,二来对刘表和丞相他也各有说法嘛!至于穰县,文聘原本是要与穰县互为犄角,可是我军不为所动,夏侯征西又四处袭扰,穰县的掎角之势依然失去,为不至于增援不及,想来文聘便干脆将穰县之兵撤回新野死守。”
“文聘是荆州难得的将才,可惜他既不是蔡瑁一系,也并非刘表的嫡系,倒是与蒯家等荆州世家交往不错。只可惜此人太认死理,否则倒是可以试着劝降与他。至于蔡瑁,其人三年前尚且掌控着荆州六成以上的兵权,如今虽兵权被刘表削至不足三成,但却都是蔡家能够绝对掌控的,这份实力相比以往反而更加坚实。刘表虽然夺取了大部分兵权,但是兵员素质参差不齐,又必须极力抵抗我军进攻,这份消耗可是要比蔡瑁大得多。蔡瑁看似嫉贤妒能、愚蠢贪婪,可能够让蔡家名列荆州两大世家之一,又怎会是等闲之辈?世人多被其伪装的表象欺骗了。”荀攸朗声说道。
“人人都有假面具!这话可是文远说的。话虽不错,不过荀家侄儿,你这最后一句话似乎不妥啊!”郭嘉心中暗道。
果然,荀攸话一出口,军帐中的众人虽然面色不变,但郭嘉却能够感觉到数人的眼神都顿时凝聚起来,以至于他们不得不眯起双眼。倒是曹操的修炼十分到家,他与贾诩、程昱这两个老狐狸是面不改色,眼神也丝毫不动。
“妙才能逼得文聘为确保支援不被切断而不得不合兵一处,虽然是我军难度大增,不过也给了我军集中歼灭荆州军有生力量的机会。危机,危机,总是危险与机遇并存的嘛!”曹操突然间想到了张辽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这时候他觉得张辽此言真的是无比正确。
“诸位,元让已经在随县切断了江夏与襄阳的联系,算算时间,子廉也应该走出大山了。也就是这几日,南郡必然会因为子廉而变得混乱。襄阳城之前便因为房陵和随县而抽调出三万兵马,文远、元让二人可是刘表心中的两根尖刺,除非刘表敢于直面我军,否则不断让襄阳城出兵便是其唯一的选择。以孤之见,新野城外的游戏也该结束了。诸位意下如何?”曹操一边嘴角翘起,似笑非笑的说道。
“丞相,奉孝昨日不是说荆南四郡的兵马已经过江了吗?如此一来,非但江夏兵力大增,便是江陵、襄阳也会得到补充啊!”董昭疑惑的说道。
“公仁啊,江陵守将乃是刘表外甥张允,此人虽为刘表亲戚,但却是蔡瑁一系,刘表又怎会让荆南之兵再次被蔡瑁掌控?至于荆南兵北上亦无妨,荆南四郡中除了长沙黄忠算得上大将,其余领军之人不过一群庸才。一个黄忠又如何与其余三郡将领抗衡?”曹操笑道。
“主公言之有理!”郭嘉随声附和道:“荆南兵北上,但如今随县被我军占领,他们只能走江陵,文远那边还有庞令明尚未派出,荆南的步兵又如何是西凉铁骑的对手?”
“那就是说我们现在完全是在等子廉将军的消息?”董昭并非曹操起家的班底,虽然如今也被曹操纳入嫡系的行列,却依旧距离着核心相差的很远。
“呵呵!若非要彻底解决荆州,孤又何必与文远做出受阻于坚城之下的假象,如今战事已有一月,被城池阻挡一月,除了当年的袁本初,何人还能有这样的战绩?”曹操眯着双眼,言语中渐渐透出一股寒意,“待子廉消息传来,孤便要让刘景升知道,孤的将士并非他荆州鼠辈可以阻挡的!”
曹操的话语让帐中的众人同时感受到一阵寒意,经验丰富的他们知道,曹操虽然并不在意损点面子,但是襄阳城中刘表因为新野、房陵至今未曾失陷而大放厥词却是曹操不能容忍的。曹操可以因为爱惜人才而放过文聘,但绝不会放过刘表。即便刘表投降,曹操虽不会杀人,却一定会好好的羞辱刘表一番。再加上还有一个同样护短,也时常有睚眦必报的举动的张辽,刘表若是在投降后依旧活着,估计会有生不如死的感觉。
荀攸、董昭、贾诩、程昱、郭嘉等人的心中纷纷对刘表的未来遭遇提前表示了遗憾。
(启蒙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