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张辽的“野望”! (第3/3页)
渊部和雒阳附近的野战军将会成为首批换装的部队,张辽这对于是在说废话,而且还是慷他人之慨。毕竟张辽的征北将军府还没有到需要投入实战的地步。
夏侯惇的笑容也很简单,徐晃加入曹军之后就是夏侯惇的部下,他们的关系就如同张辽与赵云一般,自己的老部下获得好处,他这个老上司又怎会不高兴?
但是车载步兵的计划想要付诸现实却并不容易,车辆好说,只要有工匠,木材多得是,可是马匹却并不好找。虽然此时曹军已经有了幽州、并州两大产马的地区,但是毕竟鲜卑人、匈奴人还没有被消灭。而且马匹的增加也势必会导致军费开支的增加,这一条若是不解决,即便是马匹数量足够了,车载步兵也不可能得到推广。
“文远,车载步兵的用处很大,能够使我军的步兵在长距离行军后依然能够立刻全力投入战斗,这对于战争的胜负可是一个极大的决定因素啊!可惜这推广所需要的钱财也实在是太多了,你昨日给我看的那份账目可是等于再度增加了二十万人的费用啊!如今好不容易将地方守备部队的兵力削减了二十余万,这一下不就等于全回去了吗?主公不一定会同意啊!”在从军营回城的途中,夏侯惇有些忧虑的对张辽说道。
作为一个将军,对于提高自己的军队的实力显然是兴趣极大的。特别是夏侯惇这位将军不但是个正直的人,同时还是战乱时期的将军,他不会有吃空饷、喝兵血的念头,自然会将心思全部放在提升部队战斗力上。
“军费确实是很大的约束,不过我也没有太过在意。”张辽很轻松的说道:“我们不用大批换装,只需要在特定的地域选择部分精锐进行换装就可以了。这样的话军费不会增加太多,还能够激励起各部将士争强好胜的心思,也等于变相让他们再度强化训练嘛!”
“嗯!”夏侯惇眼睛一亮,“你小子的脑子转的就是快,难怪郭奉孝那家伙与你相交默契。这么简单的法子我怎么就没有想到?”
看着夏侯惇在那里自怨自艾的嘟囔着,张辽呵呵一笑道:“车载步兵用处最大的地方可不是南方,而是拥有广袤草原的西北和北疆。我身为征北将军,提前为自己的部下谋些好处还是可以的嘛!”
“哈哈哈!”夏侯惇被张辽这番明目张胆为未来的部下谋取好处的话逗乐了,才刚刚升起的意思忧郁顿时随着笑声一扫而空。
“笑什么?我可是希望未来我军的军队只要是在地形合适的地区,步兵完全能够全部成为车载步兵。而骑兵只要拥有一部分足以确保我军战略优势,能够保证战场威慑的数量就可以了。毕竟骑兵的消耗实在太大,尤其是精锐骑兵的战马所需,足够装备好几匹辕马和驮马了。我还想等主公扫平天下后,便带兵沿着昔日甘英的足迹也去西域各国玩玩呢,骑兵太多了主公一定会以军费过大而反对的,倒不如尽量用车载步兵作为主力。”张辽撇着嘴说道。
“西域?”夏侯惇愣住了。
张辽的话在夏侯惇的心中也激起了波澜,如今天下大势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只要曹操自己不犯大错,数年内统一天下也并非没有可能。而那时候夏侯惇依旧还是壮年,若就此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夏侯惇等久经沙场的将军们一定会感到不习惯的。而张辽却早早的酒味自己找好了退路,他竟然想在天下统一之后率兵西征?这让夏侯惇顿时感到张辽选择的这条路似乎、好像、大概、可能,那个张辽一个人恐怕不够。
想到这里,夏侯惇瞬间做出了一个决定。
“文远,某与孟德年幼之时便深为仰慕昔日班定远以及陈汤将军的功绩,若要进军西域,某家也要算上一份!”夏侯惇瞪着张辽,好像一副“你敢反对?”的样子。
张辽可没想到一贯稳重老成的夏侯惇也会做出这种恐吓人的举动,虽然并未动手,但确实突破了夏侯惇一贯作风的底线了。
“元让,要是这话是妙才或者子廉说的,我丝毫不奇怪。可是你……”
张辽话未说完,夏侯惇便一挥手将其打断,说道:“你别管!这也怪你!谁让你一千总是念叨着‘将军离不开战场;将军应该为国家和民族开疆拓土,为百姓打下足够他们以及他们的后代耕作千年都不会嫌少的土地’这些话,我至于想着这件事吗?”
“得!怪我就是。”张辽笑了。这样好战的将军多几个张辽只有高兴,就像如今在青岛的甘宁,他依旧还在从东瀛向中土运送奴隶,只不过被他这些年向篦子一样的扫荡之后,东瀛的人口已经大大减少了,如今张辽正想着是否可以从中土向东瀛移民。
就在张辽口中有一搭没一搭的对付着夏侯惇心中却走神到了东瀛问题上时,就感觉战马突然停下了脚步,而前方也似乎发生了什么事情。
张辽回过神来,抬头向前看去……
(启蒙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