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周瑜开口,孙权拍板! (第2/3页)
经数日亦未曾统一。正好将军回来,还请将军为我等一决。”
“子瑜啊!”周瑜看着那人说道:“相比诸位是为了战与降而争执不下吧?”
“正是如此!”子瑜,不,应该是诸葛瑾说道。
孙权这时心中感激的想到:“子瑜,子瑜,平日为孤分忧,今日解孤窘迫。他日只要子瑜不负孤,孤亦绝不负子瑜也!”
“噢!”周瑜轻叹一声,点点头。然后抬头问道:“不知诸位主张如何呢?”
诸葛瑾身边的另一个文士起身说道:“曹操自起兵一来,并兖州、取徐州、下青州,攻无不克。剿吕布、灭袁术、平袁绍,战无不胜。如今又一举荡平北方乌桓,使是北疆得到安宁,其武功之盛,已然冠绝天下。今曹操拥兵百万,将列千员,龙骧虎视,意图直指南方。虽今日大军尚未南下,但却已露吞并之像。吾等为庶免江东之祸,让百姓不再手拿战乱之苦,故而劝主公暂且降之!”
“步子山!”那文士话音刚落,武将那边便有人高声喝斥。周瑜循声一看,却是老将程普须发皆张,直着身子喝道:“吾等自随孙将军开基创业,大小数百战,方才战得四郡城池。今主公听谋士之言,非但早早放弃九江与扮个庐江,如今更是未经一战便欲使主公降曹,此真真为可耻可惜之事!吾等宁死不辱。望主公决计兴兵,吾等愿效死战耳!”
“吾等愿效死战耳!!!”大厅中所有的武将立刻齐声应和的程普的豪言壮语,一时间煞气阵阵,大厅中气势雄壮之极。
老将黄盖更是直接站了起来,走到大厅中间,拍着脑袋对着孙权说道:“主公,黄盖血可流,头可断,宁死亦不愿降曹!”
“老将军壮哉!”孙权心情激荡。
周瑜、鲁肃亦是微笑不语,但他们心中确实为这个刚烈的老将军所感动。文官那边则表情丰富,诸葛瑾、步鸷、吕范、薛综、程秉、严峻等人表情不一。不过这些文官虽然力主降曹,可是他们却全部都是孙权所信重的臣子,建议降曹也不过是权宜之计,没听步鸷话中说的是“暂且降之”吗?话中未尽之言便是“以待时局有变,再如何如何……”。所以不但孙权不怪罪他们,便是周瑜也同样没有任何歧视和不满。至于孙权的亲族如吴景、孙贲等人才是真正的一言不发,他们完全是以孙权马首是瞻的。
周瑜心中明白,文官们的建议在敌我力量相距悬殊的时候并不算馊主意,只不过他们这些文官尚且对曹操并不了解。可是周瑜却是见过曹操的大将张辽的,他深知这种所谓的伪降或是诈降根本就瞒不过张辽,自然也不可能瞒过曹操和曹操的一群谋士。而要对付这种投降之法,他周瑜自己就有大把的主意,又如何能际遇日后的时局变化呢?
然而文官那边并不死心,在他们看来,这种有败无胜的仗何必要打?不但使百姓涂炭,当地生产被破坏,还会使得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