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73章 孙权为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
    第473章 孙权为难! (第1/3页)

    豫章郡柴桑城,自从孙权为了集中兵力而放弃了九江郡和大别山、舒县以北的半个庐江郡,而刘备有明显受制于徐州的曹军后,孙权便将自己的大本营搬到了这柴桑城中。

    柴桑位于豫章郡北部,面朝大江,背靠庐山,又与彭蠡泽(鄱阳湖的古称,面积远胜于今鄱阳湖)相距极近,而西面不远便是江夏郡。此地正是长江之水流至庐山山麓,然后相汇彭蠡泽的交界处,自古便有“九江孔殷”之说,湖汉九水(即赣江水、鄱水、余水、修水、淦水、盱水、蜀水、南水、彭水)交汇,流入彭蠡泽。此地尽集烟锁江南之美。若是登高远眺,只见山色空蒙,烟水淼淼,点点白帆散布浩瀚的碧波之上,此等美景,让人目不暇接。

    大江自蜀地而出,进入荆州便蜿蜒曲折,柴桑正好是中游的最后一道弯。柴桑开发历史较早。夏、商时期,柴桑属荆、扬二州之域,春秋时柴桑属吴之东境,楚之西境,因而有“吴头楚尾”之称。而柴桑以东的彭蠡泽因为其为河流汇集之处,百川归海之始,水势浩淼、江面壮阔,因而成为孙权训练水军的首选之地,柴桑西面正好临近江夏郡,战船从彭蠡泽出发,不过一日功夫便可直抵江夏治所西陵城。也正是因为柴桑如此优越的地理环境,孙权便将治所直接迁到此处。

    自从孙权迁到柴桑,定下了东守西攻的战略方针后,孙家军的实力便蒸蒸日上。他们趁着曹军被牵制在北方之际,一面大力开发豫章郡南部,将山中的越人迁出以扩充人口,一面又通过战争手段从江夏郡不断的掠夺物资与人口。又通过开发南方的机会打通了豫章至交州的陆上交通,通过贸易获得了大量的钱财。数年下来,孙家军不但稳住了东西两面战线,甚至还有余力能够主动攻出去。

    但是随着曹军在北方的节节胜利,孙权在麾下谋士的劝阻下按捺住了进攻的野心,不断的囤积物资、训练军队,准备着和即将南下的曹军分个高下。当曹军北伐乌桓大获全胜后,孙权的动作就更加的明显,更加的快捷。

    而面对曹军的压力,孙权的部下也因为各自不同的意见分成了好几个派系。有人建议投降,有人建议战斗。而主战派也分成独立作战和与刘备、刘表联手作战这两个大的派系。因为态度的不同,自然也就会产生分析,发生争执。一时间也让孙权头疼不已。

    过了新年,与荆州一样,孙权也接到了布置在北方的探子的回报,得知了曹军基本上定下不日南下的方略。可是当孙权召集部下商议时,依旧是一片争执不下的场面。这让孙权心中无比的烦躁,在几日商议毫无结果后,孙权拉着鲁肃来到了柴桑城动的山上,远眺彭蠡泽以放松心情。

    或许是压力实在太大,孙权在登上山顶后却并未因为那美丽的湖光山色而心情舒畅,心中却依旧还在想着北方的消息。当他扭过头无意间看见紧跟在他身后的鲁肃时,突然想起鲁肃对此事可是一直一言未发。

    “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