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殉道者荀彧!(下) (第2/3页)
么可能不知道?”荀彧此时也苦笑道:“若我没有猜错,文远此时应该能够猜出我的心思了!”
“何止文远啊!”荀攸叹道:“文远与奉孝同行,以奉孝的智慧,不待到家便能猜出你的心思。而曹公或许知道的更早,毕竟你如此的变化实在过于奇怪。”
“这又如何?我原本就没想要瞒过他们。”荀彧淡淡的说道:“曹公坚持尽快南下,若非冬季行军实在消耗太大,此时我军便应该已经渡过黄河了。如今我送上一份支持,曹公焉能推辞?须知反对者中文远与奉孝的威望、资历实在太高,而在公达你与元让、子和两位将军沉默不语,贾文和亦是明哲保身而闭口之时,许攸、董昭是无论如何都无法与文远他们抗衡的,否则曹公也无需急调仲德回邺城。现今我反而支持了曹公的南下计划,曹公便无需仲德赶来便可以此说服文远、奉孝,且又不会伤害众人的关系,曹公何乐而不为?”
“我知道。这些我都知道。可是文若,我说的是你此举是否会让文远与奉孝视为背叛?而曹公若真的兵败荆州又是否会迁怒与你?据种种情况分析,我军一旦南下,荆州及江东三家诸侯联盟的可能性极大。也就是说,我军兵败的可能性也同样极大。文远虽不说是爱兵如子,但他若是眼看着我军将士因为此次南下而遭受不必要的损失,在无法迁怒曹公时,文远是否也会将怒火转移到你的身上?”荀攸面带忧容的说道。
“可能性极大。”荀攸说道:“但正如文远曾说过的:在锅盖揭开之前,谁都不知道锅里的菜究竟煮成了什么样子。曹公南下,可是结果我们此时却并不知晓,一切都要等到那个时候才能水落石出啊!”
荀彧说话的时候还笑了笑,这非但没有减轻荀攸心中的担忧,更让他对荀彧的心态有了不好的猜测。
“文若,你这是……你……你……你难道想……”荀攸言辞失措,不知该说什么好。
“公达,还记得文远曾说过的一个泰西之地的故事吗?”荀彧的声音丝毫没有变化,和荀攸成了鲜明的对比。
“你现在还有工夫想文远讲过的故事?”荀攸有点哭笑不得了。
“公达,要淡定!”荀彧的脸上突然间露出一股狡黠的笑容。
“你……什么不好学,非学文远的痞气?”荀攸真有点感觉眼前的荀彧似乎有些陌生。
“如今我才明白,文远的处事风格却有好处。至少自己过得心安理得!对了,你想到我刚才提到了那个故事了吗?”荀彧依旧是淡淡的语调,淡淡的微笑,一切都是那么的和谐。
“文远见多识广,便是我亦不如也。可他讲过的故事太多,仓促间我哪里能猜得到?”荀攸真是有些无语了。
“呵呵!盗火的普罗米修斯。泰西那边的人名还真的很有意思啊!”
荀攸的脸色终于大变,虽然他猜到了荀彧已经下定了决心,可是这与亲耳听到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