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卷 巴蜀篇 第四十七章 驾临剑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卷 巴蜀篇 第四十七章 驾临剑阁 (第3/3页)

,南宋军队才有今天这样的辉煌战绩,南宋才有今天这样的大好局面,中复之业虽未完成,但是中兴之业必然会到来。  这点已经成了共识。  将士们见到李隽,自然是兴奋莫铭。

    “将士们辛苦了!”李隽微笑着向将士们挥手致意。

    李隽的问候之语好象引海潮地海风。  引来山崩海啸般的欢呼声:“皇上万岁!”欢呼声犹如惊涛骇浪般直上云宵,响彻大剑山,小剑山,经久不息。

    皇上万岁,是将士们晋见皇帝时地必用语,只是一种礼节,很难带有感情因素。  但是。  就是在这一刻,一声呼喊是那么的富有漏*点,李隽听得出来,这是将士们真心的欢呼。

    能够得到将士们如此的拥戴,这是对李隽一年多来工作的肯定,李隽也是禁不住热血上涌,兴奋起来道:“将士们:朕感谢你们,朝廷感谢你们。  华夏百姓感谢你们,你们在这里取得了不错的战绩,剑门关将在你们脚下颤抖,蒙古鞑子将在你们宝刀的砍杀下粉身碎骨!”右手用力一挥,在将士们眼里,这一挥是那样地神奇。  非常有力度,具有不可阻挡之势。

    李隽自从来到这个世界就没有说过“鞑子”一词,这是他第一次说出来,实是心情太过激动,不自然就说出来了。  想想当初,南宋面临的是什么样的局面,而现在又是什么样的局面,可以说是宵壤之别,这都是自己努力的结果,这种成果已经在将士们的欢呼中得到认同。  这对于李隽来说已经足够了。  要他不激动都不行。

    不要说是李隽,换作任何一个人。  也会和他一样激动,有什么比自己的努力得到人们的认可更激动人心地呢?

    从临安保卫战开始,宋军节节胜利,一路高歌猛进,打到剑门关,不用说,剑门关肯定是无法阻挡他们的脚步,将士们给李隽的演讲激起了火焰般的热情,高举着武器,吼道:“还我河山!”这声怒吼,好似一声惊雷,炸响在大剑山中,风云为之失色。  将士们眼中的热度高了不少,那感觉就是空气的温度都为之升高了许多。

    一个皇帝能有如此地号召力,只能说明一点:他在国民心中的地位是无法取代的,他就是神的存在。

    汪德臣追随蒙哥征战多年,后又随忽必烈征战,对蒙古两代可汗很是了解,他知道这两位可汗精明过人,胆识不凡,天生具有伟大人物必需的品质。  然而,他们和李隽神一样的存在根本就没法比。

    “这不是人,这是神。  ”汪德臣嘴里喃喃自语。

    就在汪德臣惊讶李隽神明般的地位时,李隽这个神明已经威了,李隽大手对着剑门关一挥,喝道:“进攻!”虽只两字,却具有无比的威力,剑门关今天注定会因这两个字而留下不平凡的一页。

    将士们呐喊着“皇上万岁”,操起武器,开始对剑门关起新一轮的进攻。

    皇帝驾临前线,要是不打上一仗,取得点战果,这戏演得也就不够真实了,正是基于此点考虑,李隽才决定打一仗。

    皇上万岁地呐喊出自数万人之口,汇成一战地壮歌,具有惊天动地地威势,汪德臣的感觉是大地颤抖,大剑山仿佛都在为之颤栗。  望着如海潮一般涌来地南宋将士们,汪德臣感觉到他们今天与以往大不相同,不同的是他们平空多了无数的勇气与热情,他们的眼里的热度比平时高得太多,个个仿佛饮饿的猛虎,随时会把人撕裂。

    汪德臣是带惯兵的,在他的记忆中还没有哪支军队能有如此的表现,就是蒙哥亲自统领下的蒙古军队也没有这样的漏*点,他知道能不能守住剑门关将在今天得到答案。

    他的担心被证明并不是多余的,宋军象潮水一样冲进来,淹没了蒙古军队的阵地,夺取了蒙古军队两道封锁线。  到现在为止,为汪德臣控制的剑门关只有一半了,另一半已经牢牢控制在宋军手里。

    xxxxxxxxxxxxxxxxxxxxx

    “赵祺在剑门关?”博尔忽难以置信地看着从忽必烈那里转来的情报,尖叫一声道:“太好了。  快,传我命令,全前进,活捉赵祺。  ”

    汪德臣真的是担足了心事,先是担心火炮,要是宋军的火炮越来越多的话,剑门关失守也就成了必然。  后是担心李隽的皇驾,因为李隽一出现就夺取了十分之二的剑门,这接近此前宋军夺取的总和。  从这天开始,李隽的仪仗天天出现在剑门关前,激励着宋军将士们,无不是誓死力战,杀得蒙古人尸横遍地,力量一天比一天削弱。

    担足了心事的汪德臣知道必须向木札礼出求援信,木札礼接到他的求援信后马上奏忽必烈,请求忽必烈允许他全赶去剑门关。  可惜的是,忽必烈不允许。

    要是汪德臣,木札礼,博尔忽,忽必烈,郭侃知道现在的李隽早就没在剑门关,在剑门关的只是他的仪仗,李隽本人正和柳河子扫荡川北,他们会作何想法?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