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29节 与日本的军备竞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429节 与日本的军备竞赛 (第2/3页)

后花园的态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有了南华驱逐英国势力与影响美国人乐得

    南华又成为了协约国的攻击对象不仅走向同盟国提供了大量的劳工。而且还践踏了葡萄牙与意大利的尊严。

    南华在阿比西尼亚的地位日益提高并且在三年前购买了德属坦桑尼亚之后在这里的势力开始根深蒂固起来对意大利在阿比西尼亚的渗透以及在索马里的统治都造成了影响。

    意大利对索马里的统治刻薄而残酷纯粹是掠夺性的殖民统治。

    而南华则不同吸取了后世经验的他们在坦桑尼亚的统治很成功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展。

    毕竟。将来总会要独立。没有必要强行控制一切细水长流才是好的只要能够保证将来坦桑尼亚政权亲华就好了。

    事实上非洲土著很好管理只要对他们好他们便会感恩图报。

    他们要求并不多就跟当初的华人一样。

    都是从白人统治者手上逃过一劫的当然要互相依靠。

    如果是白人是统治者那么华人只不过扮演的是引导者的角色。

    新殖民政策远远比单纯的统治有效。

    南华越时代的农业技术。成为了南华在海外殖民的最佳武器。

    海外殖民地的开拓也有助于中国与南华的商品在全世界流通。有助于就近的战争财。

    一个为了这场一战盛宴布局了7年的人怎么会放过任何一个小小的机会小小的可能?

    战争进行了两年早就捞得盆满钵满。不仅全部还清了所欠的外债而且还在向债权国展。

    南华与中国所欠下的巨额外债曾经被外界认为是经济破产的前兆即便欧战爆仍然有许多人对两国抱有质疑。

    可是如此迅的就还清了庞大到难以想象的债务让世界各国刮目相看就连法国的放贷者们也看到了无比的信心他们前仆后继的涌入了中国带着厚厚的腰包。

    日本却受到了极大的刺激他们的经济起色不大却受到了中国与南华的夹击本国市场也遭到倾销粮食更是受制于两国。

    两国为了前清的债务问题已经争吵了多次日本的大部分“债权”被认为是恶性债务并没有得到中国的认可使得这一问题吵嚷到今依旧没有结果。

    李秉衡可不想让日本凭借这些资金来展自身最大限度的抚制日本。才是最佳选择。

    现在与日本一战中国根本就不用怕日本国防军经过了中俄战争的锤炼更加证实了新式战争思想的正确性并且向着革新进一步迈进。

    海军力量中华联合舰队虽然太过年轻。但是配合潜艇防卫近海并不成问题。

    正在不断壮大的联合舰队即将迎来两艘“帝皇”级级战列舰的服役。同样的德国的那两艘“盘古”级级战列舰也即将服役。

    李秉衡已经制定了将这两艘级战列舰送到欧州战场的计划。

    由于协约国的封锁使得在战时协约国无法得到这些战舰。

    包括土耳其的一艘级战列舰“伊兹密尔”号以及奥匈帝国的一艘级战列舰“约瑟夫一世”号、一艘战列巡洋舰“布达佩斯”号数十条小型舰只都只能暂时在南华的造船厂进行保养。

    不过等到德国的那两艘级战列舰检测完毕确定可以进行远洋航行。那么这将组建起一支庞大的舰队。

    在一战开始后不久南华为同盟国建造的数艘战列舰便是通过这一方法到达欧州的。结果英国并没有提防让德国人着实乐了一把。

    四艘级战列舰与一艘战列巡洋舰另外还要加上中华舰队目前正在服役的“坤甸”号级战列舰德国迫不及待的想要解决英国主力舰队。

    德国开出了高价购买这艘旧军舰为的就是增强实力。

    “坤甸”号战列舰实际上完全是德国设计风格可以尽快的形成战力德国海军很看重这艘并不算先进的战列舰。

    如果能够将这三艘级战列舰安全护送到德国那么对德国公海舰队无疑是一剂强心针尤其是两艘“盘古”级级战列舰实际上便是 “拜恩”级级战列舰的姊妹舰。

    如此一来公海舰队的实力将上升一个层次进一步的缩小与英国主力舰队在主真舰上的差距。

    之前德国公海舰队战列舰为引艘英国主力舰认为努艘德国加上这三艘战列舰的话将会达到24艘只比英国少口艘。

    如果战略得当凭借德国战列舰的优秀性能与质量还是有希望在海军决战中取得胜利的。

    所以德国海军部推迟了相关战略以袭扰与破坏为主并不急于求战将所有精力都放到了接回这三艘级战列舰上面。

    如果可能将土耳其与奥匈帝国的那三艘主力舰也暂时“借用。”前景似乎很美妙。

    可关键是怎样才能保证这支增援舰队平安到达欧洲。

    奥匈帝国与土耳其也很期待。毕竟他们面对意大利海军与协约国的军舰也有些吃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