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91节 暴风雨前的远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391节 暴风雨前的远东 (第3/3页)

地质

    。

    所以。不管是防御也好进攻也好都耍考虑到这里的特

    南京政府规划的牡丹江市市治之地十余年前还是一片人烟稀少、土地荒芜的地区当时的地图记载这一带叫“黄花甸子。”因有大片黄花点缀于草地上而得名仅有四、五户人家分散居住属于宁安第五区

    直到 啊年沙俄修筑的中东铁路在牡丹江沿岸修建了一座车站因车站南临牡丹江便为车站命名为牡丹江车站。

    蒋方震便将牡丹江战区司令部设在了牡丹江车站这次整个战区成立后的第一次军务会议也放在了这个地方。

    “我们这场仗不仅要守卫国土还要准备收复失地。当年海兰泡惨祸各位同僚可曾忘却。不打断沙俄在远东的这条腿。它随时还会向我们的国土迈进试问我辈军人可能接受此种奇耻大辱?。

    蒋方震的严厉是有名的所以底下的各级军官都是小心翼翼的听着不敢有交头接耳。

    “海参葳是我们中国渔民捕捞海参的渣村可是俄国人将这个地方改成了控制东方这个名字告诉我。有没有信心去除这个耻辱的名号。让这个东方的要塞重新被叫做海参葳?”

    海参葳、伯力、海兰泡等一个。个的地名戈 过了在场军官的心中一股热血仿佛在胸腔中震鸣每个人的神情都开始肃穆起来。

    李秉衡之前亲自致电给他告诉他这场仗的重要性这关系到日本的态度。

    国防军必须要展现强大的实力不但要粉碎沙俄军队的入侵阴谋还要进一步夺回海参葳。以震慑日本。

    李秉衡很清楚表面上日本是隔岸观火实际上是在看鹤蚌相争一旦中国落于下风他们会毫不犹豫的出兵夺取沙俄的胜利果实。

    甚至一旦被日本了解到东北国防军的力量并不强大那么他们也会冒险向东北出兵只有展示强大的战力才能打消日本的贪念。

    后世的“中东铁路事件。”便是由于日本洞悉到张学良的东北军力量弱在与苏军的战事中不堪一击所以才下定决心要尽快夺取东北。

    李秉衡可不想重蹈覆辙所以不管是满州里西线也好还是接芬河弃线都不能掉以轻心。

    这个时代的沙俄太平洋舰队是相当虚弱的由于日俄战争中的惨重损失使得沙俄海军元气大伤整个太平洋舰队目前只有口艘十年舰龄的潜艇稍微有一点威胁其余的几条老旧不堪的巡洋舰根本就是中国海军的靶子。

    正当两国在陆地上大动干戈的同时中国海军部正式宣布在青岛组建中华民国海军第一舰队。第二舰队则以三都澳为军港。第三舰队则以海参葳为军事基地。

    日本对于这一消息还是欣喜地这是中国进一步释放善意的象征将集结与青岛的庞大的中国与南华联合舰队一分为三使得日本海军暂时可以松一口气。

    中国至今没有通过正式的造舰计划 以及海军建设计划。只走进行军港建设以及修缮驻钴的。这让日本海军高层普遍认为中国没有海陆兼顾的意图一心进行陆军建设采取近海防御策略。

    而中国在青岛建造潜艇工厂的消息也说明中国满足于近海防御这就对日本没有太大的威胁性。

    “让中国与俄国在陆地上去争个你死我活等到他们筋疲力尽的时候从海上乘风而至的我们大日本帝国将成为远东的主宰者。”

    天皇在皇宫举办宴会时曾经这样说过。

    日本仍然在进行军队裁减虽说统一的中国是个威胁那么在中国与沙俄没有分出胜负之前也就没有必要保持庞大的军队规模。

    自从日俄战争时疯狂扩军后日本政府就一直在谋求裁军不但裁减陆军甚至还在海军造舰计小上反复争论。

    中国的表现让他们很满意对于日本来说不介入中国与沙俄的战争这是明智的。

    俄罗斯人也好。英国人法国人也好他们在华势力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如果日本能够借着这个和会抢先与中国修好那么必定能够依靠地理优势成为德国人与美国人的强力竞争者。

    美国这今日本的大敌甚至向中国提出了合作开三都澳为国际大港的建议让日本海军部感到松了一口气的是中国并没有认可这一建议而是选择了独立开三都澳。

    旧世纪末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时美国也想在中国沿海港口中找一个据点。当时美国一个海军将领到三都澳考察被这里无与伦比的自然条件深深吸引了他声言“谁控制这个港湾就可以控制整个西太平洋;美国如取得三都澳太平洋就会成为美国湖。”

    为了不让美国进一步的独霸中国日本国内已经开始转变风向尤其是袁世凯下台之后。

    不知不觉日本再次的作出了与英法等国背道而驰的决择。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