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78节 中华帝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378节 中华帝国 (第3/3页)

着早已预备好的龙袍、皇冠站在龙椅前而袁世凯则穿着大元帅戎装站在龙椅旁。

    来参加朝贺皇登基的人随到随朝拜。由千事井没有猛”安排。朝拜之礼也不统一有行三鞠躬礼的有行跪拜礼的还有行三跪九叩大礼的。

    由于没有司仪、赞礼。朝拜秩序显得异常混乱。

    漆仪一脸的淡漠从脸上并看不出什么对于当前的闹剧仿佛全然不关心。

    反而是袁世凯受礼时。左手扶着龙座右手屈向前伸似在表示答礼并频频点头向朝贺者致意。

    这是浮仪登基之礼袁世凯却成为了主要目标比皇帝还显眼。显然他是铁了心的要当个权臣了。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新王朝建立之后都要徙居处、改正朔、易服色、变牺牲这牺牲祭品变不变倒无关紧要国都也是好不容易争取来的。因此徙居处也就大可不必;但在改正朔上还是需要做下文章的那就是在旧旧年后废民国五年而改行洪宪元年历法也改用《洪宪元年历书》。

    至于易服色按今文经学的夏黑商白周赤的三统循环理论洪宪王朝应崇尚红色因而登基三大殿的廊柱都要刷成红色瓦也要换成红瓦以示喜庆。

    除此之外皇帝登基得对有功之臣封王赏爵好处均沾这其实都是袁世凯的主意为了笼给人心。他尤其优待旧侣计有载沛、奕助、世续、那桐、锡良等数人均为前清王公或者名督、故友计有徐世昌、赵尔巽、张寒、李经羲。即后来的嵩山四友、者硕王田运、马相伯等三类这些人可以享受不臣之礼。

    至于其他的公、侯、伯、子、男分三等那受封的人就多了许多不辞劳苦从南方赶来的“各省参议员”们以及各省支持立宪的政治人士都得到了封赏。

    这可实在太值了从前科举考试他们未必能搏个功名也未必能享受荣耀如今一步登天叫这些旧人们怎么能不欣喜若狂。

    即便有反对声音袁世凯也是顾不得的了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梁启的南下对他是个巨大的打击康有为目前在影响力上全然不如梁启在这个节骨眼土人心更是难测。

    “共和为最良国体世界之所公认。今由帝政一跃而跻及之实诸公累年之心血亦民国无疆之幸福。大清皇帝既明诏辞位 一业经世凯署名则宣布之日为帝政之终局即民国之始基。从此努力进行务令达到圆满地位永不使君主政体再行于中国。”

    这段话是袁世凯在逼迫清帝退位后致电南京政府时所说的。如今却被梁启翻出来在报纸上加以论述。

    “君主立宪缘何变为君主**?”

    “中国人民不要君主**。有情清帝再次退位。”

    “中国的拿破仑完成了一次完美的**复辟下一次他恐将成为**统制的最高层。”

    少数服从多数的议会民主并不是人类最优良的政治制度如果运用不当它是比较容易导致“人民滥用民主自由民意舆论全失真意”的流弊。也容易使一些人“托共和政治之名行暴民政治之实

    “但是民主政治毕竟是人类展到目前为止最不坏的一种政治制度形式它毕竟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以多数人的智慧弥补独裁政治的不

    李秉衡亲自在报纸上写文章批刚袁世凯的君主**丝毫不留任何的情面有力地回击了对方。

    前眸子正是袁世凯的“御用文狗。们不断的在报纸上攻击李秉衡内阁为独裁统治如今却正好被李秉衡拿来当辩驳的证据。

    才过了短短的几天清一色的政治会议成了袁世凯的御用机关袁世凯的任何提案都可在政治会议上顺利通过。

    在君主**的情况下。还要以参议院与内阁来敷衍民主实在是滑稽至极。

    这虽然减少乃至根本消除了议会和内阁对内阁总理大臣权力的掣肘使政府的决策易于贯彻执行。但从另一方面看由于对内阁总理大臣的制约因素全部消除袁世凯已成为实际上的独裁者。

    南京政府对于这个中华帝国的出现当然是不承认的并且不断的动员军队随时准备北伐。

    在山东德州的国防军也一改昔日的低调与神秘高调的在德州铁路各线展开实战演习。

    各种战争物资不断的运送到德州也不断的运送到青岛。

    在过去的几个月中李秉衡尽可能的囤积了部分军事物资。以满足南北统一之战因为很有可能这将引起列强的干涉。

    除非战胜干涉对手不然的话想要对方停战将会悲惨的签署不平等条约落下千古骂名。

    这场战争可不是好打的。要么攻入北京彻底结束袁世凯在北方的呼风唤雨让想要干涉的沙俄与日本希望破灭。要么就接受失败接受南北无法统一国家依然分裂的屈辱。

    李秉衡可不想看到这一幕。所以来吧。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