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66节 赎回路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366节 赎回路权 (第3/3页)

是目前这条铁路还没有全部属于中国。

    收回这条铁路利权还是较为迫切的如果想要修建京哈铁路必须要在这条铁路的基础上修建只有在确定全部收回这条铁路后连接到通辽等地的线路才能

    如果强行收回。必然要遭到列强的集体抵制与反扑这个例子一开接下来其他铁路必然要闹出不少的事端来。

    “话是这么说但是这帮野心家如此贪婪必然不愿意轻易放弃路权即便谈判又如何?”

    说到铁路孙中山两眼都要放出光来。

    他的铁路建设思想在很早时就形成”凹!年他撰写的《农功》一文中指出:“或云年来英商集巨款。招人开垦于般岛欲图厚利;俄国移民开垦西北其志不我国与彼属 连之地亦虽宜造铁路守以重兵仿古人屯田之法。”

    这是孙中山第一次站在国家、民族存亡的高度。提出铁路救国的思

    。

    三年后的,灿年孙中山在《上李鸿章书》中表现出对铁路建设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的初步认识萌了在中国通过展交通尤其是建设铁路。促使商业繁盛来加中国经济展的思想。

    他指出:数十年来泰西各国虽山僻之区亦行铁轨故其货物能转输利便运接灵;遇一方困乏四境济之虽有荒旱之灾而无饥谨之患。故凡有铁路之邦则全国四通八达流行无滞;无铁路之国动辄掣肘比之瘫疾不仁地球各邦今已视铁路为命脉矣岂特便商贾之载运而已哉。

    “可惜现有之铁路不能为我所用悲哉。”

    孙中山抚腕说道:“不管如何我们都要独立自主修建铁路再苦再难也要修。如美国新旧金山昔时亦属荒凉自筑铁道后。迅变为繁盛之区。西部也好东北也好铁路都要尽快修起来哪怕修平行线都要有自己的铁路。”

    孙中山在这一年。多次谈到铁路他也认为:“美国开筑大铁道蛮荒地方变为繁盛之区美国之所以致富也。”

    今年8月孙中山向李秉衡建议在旧年内为中国建筑力万皂铁路并拟议建设三大铁路干线:南路:于南海由广东而广西、贵州走云南循四”间道入西藏绕至天山之南;中路:于扬子江即长江口由江苏而安徽而河南而陕西、甘肃越新疆而迄伊犁;北路:于秦皇岛。绕辽东折入蒙古直穿外蒙古以达乌梁海。

    孙中山认为选择这三大干线作为中国铁路建设的批重点的原因有此三线全国即可联络为一种族。三线皆伟线斜行包括西北两部五族交通。种族易于同化。三、殖民。

    西北交通可实行东南移民政策且交通便利则资本家自咸通愿投资劳动家自远出佣力尤收无形殖民之效。四、海道。三路纬线其皆得独立出海口可补原有铁路多平行线而无独立出海者之缺。且水陆运输易于联络。”

    这个工程太为庞大且简单了些而且目前的中国几乎无法办到虽然李秉衡也很赞同这么修。

    尤其是将铁路修到西藏、新疆与外蒙的思想的确让李秉衡颇为意动目前这些地方的确需要铁路可是现实是残酷的这么庞大的铁路计哉没有很快实现的可能。

    多多少少孙中山的铁路建设思想受到了詹天佑的影响就跟詹天结的铁路修建也受到李秉衡的许多提议影响一般。

    京张铁路可以说是詹天佑一生中最成功的杰作也是近代中国最能引起自豪的工程技术形象工程詹天佑是这条铁路的总工程师当年开始承担这个任务时。受到国内外各方面力量的质疑外国科技界有不少人别有用心地制造了许多怀疑中国工程师能力的舆论在宣染京张铁路八达岭遂道工程的艰难同时认为中国能修建这条铁路的工程师还没有诞生或者说还没有从船上詹天佑留学回国后曾在福州马尾船政学堂学习和服役毕业的铁路工程师能完成此项工程。

    李秉衡过去一直很担心詹天估由于当初袁世凯举荐他修建京张铁路而对袁有所好感但是詹天佑还是选择了留在了粤汉铁路以及”汉铁路的两个大工地上。

    有他在基本还是放心的。

    京张铁路“中隔高山峻岭石工最多又有凶余尺桥梁路险工艰为他处所末有”特别是“居庸关、八达岭层峦叠嶂石峭弯多遍考各省已修之路以此为最难即泰西诸书亦视此等工程至为艰巨由南口至八达岭高低相距一百八十丈每四十尺即须垫高一

    可见修建京张铁路的艰难以及詹天佑的优秀品格与为人中国也有了这么一个铁路人才。而且还是难得的精英。

    李秉衡可是与孙中山一样都有“铁路狂人”的称号更有人称他们为疯子为了修建铁路居然想尽了各种办法。

    詹天佑这样的人才当然不会轻易错过而且将来中国也需要更多的人才培养出来詹天估无疑是个好老师。

    人才目前最缺的就是人才。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