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62节 鸦片交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362节 鸦片交锋 (第3/3页)

他们也无话可说。

    “难道他们是想借机挑衅试探我们在领

    日本在华人数是最多的对于领事裁判权明显相当看重英法等国愿意废除他们可不愿意。

    “很有可能那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是在租界内禁绝鸦片还是继续观望也许他们不敢进入租界。”

    陈友仁这一招更加的狠毒步步紧逼借着查禁鸦片的名义进入租界搜查并且将从事鸦片贸易的外国人以中国法律审判定罪在场的使节都是聪明人很容易就分析出了这一结论。

    “哼想不到对方竟然如此阴险处心积虑与我们作对实在可恨。”

    可想而知他们与南京政府的关系将在明年元旦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如果不能正确应对那么只有战争一途。

    如今只有走一步看一步南京政府接下来的行动。

    他们的禁绝鸦片是如何的禁绝法其中必有深意。

    中国的禁烟运动一直轰轰烈烈尤其是在近些年来关于禁绝鸦片的呼声不绝于耳。

    在国内外舆论的压力下也为了树立锐意图强的形象满清政府于,慨年月力日光绪三十二年八月初三日颁布了禁烟谕令“著定限十年以内将洋土药之害一律革除净尽”拉开了清末禁烟运动的序幕。

    对于这次禁烟清政府十分重视除连颁谕令要求各省督抚、将军严厉禁烟外还制定了各项法律、法规将禁烟方法、措施具体化。

    此外清政府还完善了禁烟执行机构除民政部、度支部、各省督抚等负有禁烟之责外还建立了从央到地方从官方到民间的一整套专门禁烟机构使各项禁烟法律、法规得到了有效地执行。

    这样清政府的禁烟新政由于符合历史展的潮流并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在中央与地方、官方与民间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到辛真革命爆前全国大部分地区鸦片种植已根株净尽烟馆已全部关闭鸦片吸食者显著减少鸦片进口与销售都得到了有效地控制。

    目前针对将片的再次开始泛滥实际上也是在打击背后支持鸦片贸易的北洋集团与各省顽固势力。

    可以说要想全面禁绝鸦片困难重重阻力较大李秉衡下定决心禁绝鸦片也是在对袁世凯的有力反击。

    袁世凯很清楚禁烟对中央政府的打击所以他推波助澜暗中支持种植贩卖鸦片就是想看南京政府的笑话。

    可以说禁烟是项善政但就是这个善政反而使得满清政府加了倒台。

    禁烟导致了烟农、烟商与清政府的矛盾。鸦片固然病民耗财但在弛禁半个多世纪的中国从农民到商人却有许多人依靠种植、贩卖鸦片为生。”民间向赖烟利一旦禁绝所有正赋税厘均将受其影响。”这句话虽然是从交纳税厘的角度来说的却道出了当时鸦片在当时中国的经济地位。禁烟使许多人失去了经济来源引起他们对于清政府的不满。

    其二开征新捐税激化了民众与清政府的矛盾。为了抵补洋土药税厘。清政府又不断加增旧税,开征新税使本就度日维艰的人民更是不堪重负。禁烟前。为筹办新政清政府就已增加捐税;禁烟后为抵补洋土药税厘而增加的捐税对于人民来说不啻雪上加霜。进一步激起了人民对于清政府的不满。

    其三禁烟使各省财政收入减少加剧了地方与中央的离心力。这样。各省就要求清政府拨款而财政枯竭的清政府也无计可施。在此情况下各省督抚自然各怀想法与清廷离心离德辛亥革命时期各省纷纷独立与此亦不无关系。

    其四。禁烟使清朝旧法新政均失去经济支持。自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就以洋药税支付皇室及中央各部院衙门之用;自辛丑之后又以土药税厘支付新政事业。而一旦清末禁烟不仅无财力举办新政甚至连旧有的官僚系统维持与皇室糜费也都成了问题。

    因禁烟而导致在经济上无米下锅也就难怪在辛亥革命时期没有多少人为清王朝舍身卖命了。

    另外禁烟削弱了清政府偿付外债及赔款的经济实力丧失了对列强的经济信用。在清末清政府既要靠借洋款度日又要偿还天文数字的对外战争赔款不能不仰承列强鼻息生存。

    其中海关税收是清政府偿还洋款与战争赔款的主要抵押而一旦推行禁烟断绝洋土药税厘收入海关税收就会锐减从而大大削弱清政府偿还洋债和战争赔款的能力这势必令注重对华经济侵略的列强失望。作为“洋人朝廷”的清王朝一旦失去列强的支持其覆灭更快。

    袁世凯很能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南京政府一直对民间的禁烟呼声给予了积极的回应那好你想禁我支持你而且我还要暗中支持种植贩卖鸦片让你头疼去吧。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