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节 打仗是为了卖武器 (第2/3页)
即便不惹人猜疑,也要主动避嫌的好,正是这种性格使得他很受欢迎,带兵也有一套。
一路上遇到小股的部队则一哄而上连渣都不剩,遇到大股的则撕咬游斗,不断的消耗对方的有生力量,将对方磨到精疲力尽后才下嘴。
以他对土著军队的血腥杀戮,使他声名大振,许多土著军官闻之丧胆。
在爪哇接受征召的土著听到苏门答腊这边对土著士兵的残忍,尤其是剩蛋兄与烤猪弟们的现身说法,纷纷打了退堂鼓,许多人一哄而散,征兵遇到了大麻烦,很是让负责征兵的荷兰人头疼,只能像过去一样强制征召,这样一来,土著军队到时候能有多少战斗力,实在值得怀疑。
向占碑运动的荷兰军队不像是在行军,简直就是溃败,半路逃散许多土著,无一例外的都被西素部解决掉。
西素部的残暴不在当年的荷兰人之下,但就是残暴的荷兰人使得土著们服服帖帖,不敢违背主的意志,而将所有的仇怨都发泄在了华人身上。
南洋土著的劣根性使得西素很容易就能找到对方他们的办法,那就是比荷兰人更凶残,使他们完全丧失抗争的勇气。
在西素看来,苏门答腊如果要彻底的长治久安,势必要将南半部的爪哇族人屠杀殆尽,要不是兰芳政府不同意,他绝对敢这么干。
荷兰人到了这个地步仍然没有放弃对苏门答腊的努力,甚至指使满地维斯继续战斗下去,攻下占碑,然后夺取东北部的港口,从马来向这边输送武器与物资。
英法两国这次乐开了花,装备十余万陆军的武器订单以及各种堆积如山的物资以高价出售给了荷兰人,并且他们的造船厂也多了数百万英镑的订单,如果兰芳与荷兰继续纠缠下去,那么他们获得的利益将更多。
在获得了兰芳政府的同意后,英法两国的代表与正在坤甸“友好”访问的苏门答腊军政府代表会面,由于两国在苏门答腊有着不少利益,工业原料也好、经济作物也好,两国商人还是有不少产业。
他们也清楚兰芳政府是幕后黑手,所谓的苏门答腊军政府不过是他们的傀儡罢了,兰芳外交次长李万立同样列席了此次会议。
李万立提出了“合作开发,互惠互利”的方针,具体细则虽然对两国商人的利益有所损失,但总比被对方没收的好,还是爽快地接受了兰芳提出的条件。
不过从长远看,他们也没有损失什么,有兰芳主导在苏门答腊富庶地区的开发,将来他们能获得的利益将更多,毕竟他们是一开始就与兰芳合作的友好国家商人。
六方会议无限期拖后,英法等国频繁与国内电波来往,不过兰芳早就掌握了这些国家的电文的密码破解,对这些国家的对兰芳政策了如指掌。
英法等国从兰芳与荷兰的纠缠中得到了许多的好处,他们最希望战争继续下去,最好是不要尽快结束,荷兰人有求于他们,到时候在爪哇肯让出的利益会更多,狠狠的宰一刀荷兰人后,就该掉转头来向兰芳施加压力,以调停人的身份,获得兰芳的友谊。
由于有将近两万人的本土陆军还在苏门答腊孤军奋战,荷兰殖民政府不敢对爪哇的华人有任何的报复行为,但暗地里煽动的小规模骚乱还是此起彼伏。
早有准备的陈更新等人迅速的将骚乱平息,并且进行了反击。
在背后主导骚乱的荷兰人也好土著苏丹也好,无一例外的被特战队在半夜里从被窝里拖了出来,吊死在教堂前的建筑上。
强烈的恐慌再次的占据了所有荷兰殖民当局高层的心胸,让他们几乎无法呼吸。
这两年来随着兰芳的崛起,荷兰殖民当局对爪哇华人的打压与管制放松了许多,使得华人工商业主势力越来越大,甚至尾大不掉,加上活跃于爪哇各个地区的叛乱组织,殖民当局前所未有的对爪哇控制力微薄。
得到左路军被挡在占碑南部的消息后,满地维斯来不及在等待后续的土著军队赶到,向着占碑东部“叛军”的后勤基地阿达拉进发。
不间断的战斗下来,他总共才聚集了八千人的荷兰籍官兵以及三千多土著军队,这也让他心生颓废,只能咬咬牙硬撑过眼前这座坎。
在巨港,成千上万的土著被扔下了海,任由他们自生自灭,而完成这一切的则是同样被俘虏的三千多荷兰籍士兵。
在苏门答腊已经无法再征召到土著士兵,没有爪哇族人敢帮助他们,因为活生生的下场就在近前。
由于大量的土著苦力逃散,使得运输辎重等活计落到了那些土著士兵身上,就连拖曳火炮的牲畜也无人照料,这日不是一个苦字了得。
本来以为在苏门答腊经营多年,等于是在自己的国土上作战,谁知道情况却颠倒了过来。
占碑附近的爪哇族人大部分被仇视他们的亚齐族人与马来族人屠杀殆尽,在西素等人的推动下,这一趋势正在向巨港地区蔓延。
民族问题堵不如疏,但爪哇族人实在是人神共愤,猪狗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