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节 我们的农业也疯狂 (第3/3页)
高的收入,实在是令人惊讶。快,快给我们讲讲。”不仅是孙中山,其他人的眼神也变得迫切起来。
李秉衡示意由自己回答这个问题,因为农业十年规划中涉及到了杂交水稻与超级小麦等核心机密,不便在目前透露,“我们的农业发展规划主要是分为三步走,首先调整土地政策,由于兰芳可耕地资源丰富,不存在祖国大陆那样的尖锐矛盾,方便我们从容布局。鼓励农民开垦规定数量的荒地,连续开垦三年的,可以合法拥有该土地。兰芳国直接进入了工业化时代,创造社会财富的主力军是工业而不是农业,资本家把投资都用在了工业上,没有人想大批地兼并土地。但为了防止土地兼并,凡是超过规定的土地买卖都被禁止,个人所拥有的土地有最高限度,而且每超过一定数量的土地买卖都要课以重税,从根本上杜绝土地兼并。其次,大幅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也就是合理采用科学农业理论,不断开发先进农业机械等,释放出大量从事农业工作的劳动力,为工业化进程提供源源不断的劳动人口。最后,深化农业产业结构,鼓励农民投资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目前许多大型垦殖园都有力量自己兴办农产品加工,而且去年复兴公司已经引领了一大批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并且大力开发高附加值高利润的经济作物也是重中之重。橡胶与棕榈油、香料等都是高利润产品,我们的农业国民收入这么高就是这个道理。”
“怪不得去年复兴公司大张旗鼓的搞什么华商大会,就是那时候兴办了大批的农产品加工产业,让荷兰人与英国人嫉恨不已。原来光华早就已经布局,想必对农业很有见地。”陈其美是清楚华商大会始末的,但话题一转,扯到了荷兰人与英国人身上,为的就是结束这些漫无边际的讨论,直接洽谈当前兰芳的对方措施。
孙中山听出了他的意思,之前革命工作由于兰芳国与荷兰人跟英国人交恶,无形中承担了许多压力与困难,为了解开这个局,才有了这次来访。但他对刚刚李秉衡说到得一大套专业理论很感兴趣,并不觉得枯燥,仍然问道:“那国内的环境与兰芳大不一样,如果光华在国内主持农业改革,你会怎么做呢?你自己也说,治兰芳易,治中华难,可连你这样的实干家都没办法,还有什么人能够挺身而出。说吧,光华,别藏着掖着了,看你们在兰芳未雨绸缪,我就知道你心中对国内的农业早就有定计了。”
陈其美对孙中山的“不上道”很是郁闷,在一旁苦着脸。
李秉衡在旁看的好笑,这次他真诚相待,只要能解决双方的隔阂与争执,并没有推托的心思。
但就是这种人格上的魅力,才是孙中山被称为伟人的其中一方面。
不等李秉衡回答,去过四川的刘乙德就笑着说道:“其实李先生是个干实事的,去年就已经在四川开始秘密实施农业规划了。”
“啊?”在场的人都一惊,如果他说的是真的,那李秉衡的大局观与全面布局能力实在令人叹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