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诸族之战(五) (第3/3页)
本身几乎已是天下无敌,帐下也是高手众多,但终究不像其他势力那样有深厚的底子,虽然有问鼎天下的机会,但这机会还是太小。而且齐舜手下赵云、太史慈等人的功力个个都不在他之下,就连麴义的先登军他都很难讨到好去。在这样的人底下做事,和现在也没什么区别。
曹操也被他排除。理由同样简单——曹操的手下更是能人辈出,夏侯兄弟、曹氏兄弟不谈,于禁、李典、乐进、臧霸等人也都不是省油的灯,论资排辈也轮不到他。
孙策倒是还可以,手下谋士不少,武将不多。可孙策现在还太过弱小,能不能坚持下去还是为知之数。他可不想把自己的前途赌在一个不知道能否成功的人身上。
最后就只剩下了刘备。
刘备正处在需要人的时候。他虽然有关张二将,可再往下能拿的出手的人就寥寥无几。同时,刘备也需要兵,他虽有白耳营和丹阳兵两支精兵,但常规人马还是太少,难以应付大规模的战役。还有,刘备也缺少地盘。他虽已有了徐州,可若想发展,他就必须要争夺更多的地盘。北边的袁绍、西边的曹操都是刘备不能惹的,而袁术所在的扬州和豫州不正是纪灵能送给刘备的大礼?
因此,他暗中联系了刘备,并主动交出军权,来取得刘备的信任。而刘备虽然武力普通,可知人善任的能力确是高人一等,立刻对纪灵的投诚表现出了极大的宽容和鼓励,并本着用人不疑的态度,把纪灵的部曲全都交还给他管理,并同意了纪灵率军返回寿春诈开城门,干掉袁术的建议。
刘备绝不是个这么草率的人,他信任纪灵当然也有前提。灵壁和泗县只要纪灵能乖乖献上,他就等于打通了进攻扬州的门户,对他也是大有好处。而且他确信袁术没这么大的本事想出让纪灵诈降,再挖个洞等着自己来跳这么高妙的计策。按照袁术的脾气,一旦发兵就是直来直去,以前数次争斗就证明了这一点。而且袁术也不是那种能听得进他人意见的人,要不然他也不会一意孤行就称了帝,成为天下的公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