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三十八章 誓师出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三十八章 誓师出征 (第2/3页)

。四名身高八尺,膀大腰圆的大汉手持手臂粗细的鼓槌重重的敲击着鼓面。

    巨大的声浪回荡在这个巨大的校场之上。震得校场上站立的士卒耳膜生疼。

    三通鼓完毕,那四名敲鼓的大汉已是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击这种大鼓可不是一项轻松的活儿。

    点将台上,侯君集身形挺拔如松,一双三角眼扫视着下面的士卒。

    整个校场上,整齐的站着左卫将士共计三万人,突厥骑兵五千人,铁勒骑兵五千人,宪兵一千人。在这个队列的最右边,摆放着二十门天威将军大炮和五十门征远将军小炮,三百名炮兵站立在火炮边上。

    虽说和侯君集有些龌龊,但是看到侯君集一身铁衣站立在点将台上的样子,张允文不得不承认,这侯君集却是有大将军的风范。

    “诸位将士们,今日乃是我大军出征之日,目标,西北高昌!”侯君集站在点将台上,说出了这么几句话来。

    站在一旁的张允文顿时鄙视起来,这么两句话,如何能提高士气。然而接下来的情形却是让张允文大跌眼镜。

    “下面本将军宣布三杀令:畏缩不前者,杀!不遵号令者,杀!贻误军机者,杀!”侯君集冷冷的对着校场上的将士说道。

    三个“杀”字仿佛是三把利刃,让校场上的将士们同时一滞。

    一股肃杀之气蔓延在校场之上。整个校场上,只有大风吹动旗幡发出的猎猎声。

    接着便是出征之前的仪式,像什么诵念檄文,祭拜战神之类的。

    侯君集下了点将台,一名头发花白的老者颤颤巍巍的上了去。站定之后,老者面向全体士卒,朗声诵读着一片檄文,正是翰林院那些儒生们写出的《伐麴文泰文》。

    这老者虽然看起来颤颤巍巍,弱不禁风,可是诵读着檄文之时,却是中气十足,声音响彻整个校场,字字清晰,抑扬顿挫,让人回味无穷。诵读到**之时,更是振聋发聩,声如霹雳。

    不由让张允文怀疑这瘦小的老头子如何能发出这般洪亮的声音来。

    诵读完那檄文之后,接下来便是祭祀战争之神。大唐军队祭祀的战争之神却是蚩尤。

    主持祭祀的是李淳风,这位在太史局里混的道士。只见李淳风穿着宽大的衣袍,头戴高冠,手持拂尘,慢慢的走上点将台。

    看他那走路是一摇三晃的样子,倒是有些仙风道骨。

    点燃三根大香,献上三牲为祭品,李淳风口中不知念叨些什么,双目微阖满脸肃然。

    再看看下面的士卒,也都是一脸严肃的模样。

    蓦地,李淳风睁开眼睛,口中大呼道:“此战定然大捷!”

    仿佛是受到了李淳风话语的影响,下面的士卒同时高呼道:“大捷,大捷!”

    呼声如雷,响彻这个校场。

    接下来,李世民又上台演讲了一下。他的演讲可比侯君集好得多,往往是两三句话便带动起了整个校场的气氛,鼓舞了士卒的士气。

    不时听见有士卒在大声呼道:“大唐万胜,陛下万岁!”

    这场誓师大会从早上一直持续到将近午时。到最后的时候,侯君集走上点将台,一振背后披风,手中马鞭一指西北:“出发!”

    顺着马鞭的方向,大军慢慢的移动如潮,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