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第2/3页)
发展我们自己的工业,力图使我们的制造技术能够赶上他们的,这样才能跟洋货相抗衡。”
我点了点头,道:“洋货之所以能压倒土货,就在于其精美的品质和低廉的价格。品质来源于技术,洋人们的技术确实比我们先进很多,但我们中国人也不是笨蛋,洋人能做出来的东西我们自然也能,就看有没有那个条件而已。六爷,我的意思是,不仅要跟洋人学技术,我们自己也要开发新技术。朝廷是不是可以出个条款,鼓励天下能人志士一起来发展技术,对发明出先进工艺的能工巧匠予以奖励?我就不信堂堂中华四万万人口,居然就比不过区区几个洋人!”
奕訢思忖了一会儿,道:“此计臣以为可行。臣这就回去责成工部细细研究,尽快递上条陈。”
我点点头道:“办洋务、开放通商不可耽搁,这发展技术同样刻不容缓,六爷你要抓紧。另外,如何使这奖励落到实处,如何避免无耻小人投机取巧,这些都要考虑周到。”
奕訢躬身道:“臣明白,请太后放心。”
我轻叹一声,道:“六爷身负重任,日理万机,可一定要注意身体啊!大清国需要你,可千万不能倒下啊!”
他看了我一眼,暖暖一笑:“谢太后关心,臣知道了。”
我也笑了:“我还要跟皇帝说会儿话,六爷你就去忙吧!”
“是。臣告退。”他说着,走了出去。
****
吃完晚饭,我来到钟粹宫,把各国大使设宴邀请皇室赴宴和我反邀请他们进宫赴宴的事情跟慈安说了,她听完皱起了眉头。
“洋人们也太不知规矩了,他们什么身份?凭什么邀请皇帝和我们?”
“姐姐,听说外国的皇室可不如咱们国家威严,臣子是可以向皇帝发出邀请的。洋人们不知道咱们的规矩,也是情有可原。”我笑了笑说,“我已经跟六爷说了,由他代表我们参加,改日再在宫中设宴,赏赐给那些洋人们。毕竟他们在皇帝登基、咱们垂帘听政的事上,没做什么阻挠。”
自从有外交开始,一国想要与别国交往,前提便是其政府得到别国的承认。而且在目前的形势下,两宫垂帘是有必要得到洋人们的支持的,因此奕訢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