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第3/3页)
的,看得我虚火上冲,直想一把火把它们都烧了!
好在这些折子多已经由奕欣批阅过,注上了些见解和处理之法,才没有把我给累死!由此也显现出奕欣的精明能干来,虽然他的一切意见都是以清王室的利益为出发点,但难得的是能够最大限度顾全大局,尤其在对外事务上更显现出令人吃惊的敏锐性。办洋务、通商、师夷长技以自强,种种见解,不负他洋务运动第一人的称号!
我脱下朝服,换上便服,便坐到桌边拿起奕譞的奏章,皱着眉头打开。
刚要细看,却听见外面说,皇帝来了。我不由微微一愣,一个时辰原来这么快就过了!
站起身来,便见同治蹦蹦跳跳走进来,房里的人顿时都矮了一截,跪下行礼。小皇帝不管不顾,径自跑到我身前,叫了一声:“给额娘请安。”
“好!”我笑着抚mo着他的头,对周围的人说道,“你们都起来吧!都出去,我要跟皇帝单独说会儿话。”
“是。”众人应着,鱼贯而出。
于是房间里只剩下我们两个。
如今载淳已经六岁了,给他请了奠基的老师李鸿藻,教些启蒙教育。而我则每天抽出至少一个时辰的时间,让他跟着我学习,自然不会是之乎者也之类的八股,那对于治理国家一点作用也没有。我要教他的是数理化,从小就让他开始接受这些新事物,同时也打好自然科学的底子。在我的设想里,他以后的教育绝对不能跟以前的帝王一样,而是第一个接受系统科学熏陶的皇帝。而只有当皇帝都开始重视科学的时候,全国上下才能形成一种风气,摒弃陈旧的八股教条,注重于务实的实用科学技术,中国才有可能真正实现科学发展、技术兴国!
幸好载淳还小,跟所有的小孩一样,对那些文绉绉的之乎者也一点也不感兴趣,反倒对我所传授的理化之数喜欢至极,对他来说,千变万化的数字游戏自然比枯燥无味的之乎者也来得有意思多了!
教了一个多时辰,得宝进来说李鸿藻已经等在上书房了,我这才让载淳离开。临走时他还依依不舍,看来我小心翼翼引导他对数字的兴趣效果昭彰。
自古以来中国人都擅长于感性思维,中国的文字优美,唐诗宋词、名人绝句俯仰皆是,却唯独缺乏逻辑思维,更不擅长以数字说话。历来中国的统计,便多是笼统之数,什么“大约”、“左右”、“上下”……模糊其辞,根本无法给人可靠的依据,也导致中国人对数字大多没什么概念。
现代科学讲究的是论证,以大量的事实数据为基础,要求精确、全面,这根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教育是并不相容的。要让中国适应世界发展的潮流,发展科学,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人的观念,以数字说话,讲究精确,这在已经读成了书呆子的文人们中可想而知几乎是不可能任务!要想达到目的,就只能从娃娃抓起,对我来说,就是从娃娃皇帝抓起。
轻轻叹了口气,我目送着载淳走出储秀宫,这才再度拿起奕譞的奏折。我细细看着,慢慢对弈譞的主张有了个系统的了解,不由微微一笑。
奕欣、奕譞兄弟都不是平常人,以他们的能耐,要是使用得当,何愁不能振兴中华?
对于奕譞所奏,我自然是赞同的,但却不好立刻答复。一来太快答复便显得我太看重奕譞了,难免引起奕欣的不快;二来也要压着奕譞一些,免得他争功心切,再像咸丰朝那样弄出个朋党之争,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
每日一更(虽然今天迟了,汗~~~~~~~~),求收藏+推荐~~!!^_^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