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投降(终) (第2/3页)
国人的战火不会再烧到英国的北方。这是苏格兰人一直最为关心的事项。当确切的消息传来,不少苏格兰城市的居民们竟然发起了自发的庆祝活动,民众是如此的兴高采烈,好像战败的不是他们一方。
这个下午,整个英国本土都沸腾了,人们放下了手中的工作在村镇街巷奔走相告,士绅们在咖啡馆里呼朋唤友,一边品尝着下午茶一边交换着从各自渠道获得的消息,各种乱七八糟或真或假的小道新闻在人群中传扬,此刻就连一些从未去过伦敦的人也能绘声绘色的和人谈论起德国士兵是如何占领了伦敦塔。
总体来说。目前英国的主流舆论对德国是有利的,这让肩负着重要职责的魏尔勒着实松了一口气。不过他不会因此放松对英国媒体的管制,他必须要保证在签订协议前,市面上的舆论不会出现太大波动和变化。
为此他召集起了舰队街上所有的媒体老板和各大报刊的主编。他与那些战战兢兢的无冕之王们达成了一笔交易,只要他们能够推动民众缓和对德军的负面印象与反抗情绪,德国政府将会在德国控制区内给予他们一定的方便与特权,并且不再追究他们之前那些冒犯了德国政府、军队以及伟大的元首阁下的言论,要知道这些尖刻恶毒的文字足以把他们送进集中营。
无冕之王们都是识时务的角色,没有几个人有骨气和冰冷的刺刀硬拼。各报的主编们感觉压力变的很大。因为德国人很露骨的威胁说,哪一家的文章出了问题,首先被逮捕的就是他们。
英国的战时新闻管制办公室被德军情报部门全面接管,为了工作方便,德国人沿用了所有原本的雇员,这些人对于英国本土的舆论管制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前内阁新闻大臣库珀先生出面表示他愿意亲自监督这项工作,保证不会给未来的两国协议签订增添麻烦。
总的来说,工作都进行的非常顺利,魏尔勒花了一个白天的功夫,把原本的一团乱麻基本整理了出来,除了留下明显对德国有用的一部分,剩下的那些势力团体的问题全都扔给了张伯伦处理,相信他有的是办法和上这一摊子稀泥,魏尔勒可没有那份闲心听他们在那里扯皮。
对于英国的处置,这一点在统帅部里一度引起过不小的争执。布劳希奇与其代表的一批老国防军将领们,他们大都亲身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少人的亲朋好友在那次战争中丧生,他们全都是战后十万陆军的成员,目睹过德国遭到的洗劫与破坏,经历过战后魏玛时期的萧条与凄惨,他们对这一切悲剧的始作俑者协约国各国,特别是其中占主导地位的英国充满了厌恶与仇恨。
所以对于英国的处置,老家伙们大都主张以牙还牙以血还血。当年英国是怎样羞辱与打压德国的,现在德国就应该十倍百倍的加以返还。这些老兵们不但要求彻底解除英国的武装,还要掠夺这个国家的财富,摧毁这个国家的战争潜力。从根基上杜绝一切能让英国东山再起的机会,最终目标是将她变成一个三流甚至四流国家,令其再也没有能力在欧洲事务上指手画脚搞风搞雨。
而另一派则是以约德尔为首的所谓稳健派,他们的意见是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