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萨拉赞大夫家的一顿晚餐 (第2/3页)
人种陈列馆了。新旧大陆的所有大鼻子和黄皮肤都到这儿来聚会了。不过,这各色人等虽然穿着高贵,尽管明显地喜欢白色面料,但都流露出黄种人或黑种人那种对白种人的永远地企盼。
奥克塔夫-萨拉赞在这群“人猴”中间好像是一个年轻的神明。大家都引用他的话,效仿他的领带,把他对事物的判断奉若金科玉律。而他自己则被捧得神魂颠倒,把所有的钱全花在纸牌和赛马上了。也许俱乐部的某些会员,因为是东方人,而自以为印度贵妇的遗产他们也有份。反正,他们很会慢慢地、持续不断地把它装进自己的口袋里去。
因为这种新的生活的缘故,维系奥克塔夫和马塞尔-布律克曼的那条纽带很快地便松弛了。两个伙伴隔上很长时间,偶尔地通上一封信。一个是孜孜不倦的劳动者,一心想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发展到登峰造极、炉火纯青的程度,而另一个则是个花花公子,吃喝玩乐,满脑子的马经和俱乐部史话,他俩之间能有什么共同之处呢?
大家都知道马塞尔是因何离开巴黎的。先是为了了解舒尔茨先生的一举一动,因为后者在美国同一片独立的土地上刚刚创建与法兰西城匹敌的斯塔尔斯达德,然后是想在钢铁大王手下干活儿。
两年来,奥克塔夫过着这种毫无意义的、放浪形骸的生活。最后,他终于对这种空虚的生活感到厌倦了,所以,有一天,在挥霍了几百万元之后,他回到了父亲身边,这才使得他终于避免了精神上比肉体上更加危险的堕落。目前,他住在法兰西城父亲的家中。
他的妹妹让娜,从外表上看上去,这时已出落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芳龄十九。她在这新的国度住了四年,这使她身上除了法国姑所有的风度气质而外,又增加了美国姑娘的特性。她母亲有时说,她在有女儿时刻相依相随之前,从未尝到过亲密无间的那种乐趣。
至于萨拉赞夫人,自从浪荡公子、她的宝贝儿子、她的希望归来之后,她变成了人世间最最幸福的人了,因为她参与了她丈夫因巨款财富所能够做的和正在做的所有善行义举。
这天晚上,萨拉赞大夫请了他最要好的朋友中的两位吃饭。一个是亨登上校,是南北战争的老军人,在匹茨堡丢了一只胳膊,又在塞温-奥阿克斯掉了一只耳朵,但他下棋时仍旧一点也不示弱;另一个是轮茨先生,是新城的教育总监。
他们在谈论市政规划,谈论教育、医疗、互助金等各种有关公共事业所取得的成就。
轮茨先生根据萨拉赞大夫的计划,已经建了好几所小学,宗教教育也包括在这个计划之中。在这些学校里,老师们因材施教,让孩子们的智力逐渐得到发展提高。老师们教孩子们学会先喜欢上一门科学,然后再努力地去学,避免学习那些如蒙田①所说的“浮在脑子表层的”知识,这种知识被生吞活剥,没能深刻领会,无法增进人的智慧。而经过良好教育,孩子们日后会自己选择自己的道路,并且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
①法国十六世纪著名的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