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8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8章 (第2/3页)

个副词常用来作航空方面的描写。

    这场面是何等的壮观!就像是一艘刚刚驶出造船台的巨轮。这不就是一艘直冲空中海洋的巨轮吗?

    “前进号”笔直地上升这表明空气是绝对的平静停在250米的高空。

    从那里它开始作水平移动。“前进号”在两个螺旋桨的推动下,以每秒10米的速度迎着太阳飞去。这是鲸在水中的速度。将它比作那种生长在北方海域里的巨兽没有什么不合适:它的外形和那种巨大的鲸目动物绝没有两样。

    又一阵乌拉声向矫健的飞行者们飞去。

    接着,“前进号”按照舵手的操作,做出各种飞行动作:环绕,斜飞,直飞,小半径环绕,前进,倒退,要让那些对气球的可驾驭性持否定态度的最顽固的反对派彻底折服如果有反对派的话!当然,真有反对派的话,恐怕他们早就被碎尸万段了。

    如此壮观的试验,为什么竟连一丝风也没有呢?真令人遗憾。不然的话,公众肯定可以看到“前进号”淋漓尽致地表演各种飞行动作:或像逆风而驶的帆船那样侧身偏飞,或像蒸汽船那样顶风行进。

    此时,飞艇在空41又上升了几百米。

    人们明白这个动作的意图:普吕当大叔和菲尔埃文思准备到更高的空中去寻找气流,以便使试验进行得更彻底。飞艇上有一个类似鱼鳔的内部充气系统,通过泵充进或放出一定量的空气使飞艇做垂直方向的移动。所以,飞艇上升时,无需丢弃重物;下降时,也无需释放原先充进去的氢气,完全可以按照飞行者的意图升高或降低。不过,气球的上半部还是装了一个阀门,以应万不得已时紧急下降之需。总而言之,用的都是人类已经掌握的技术,只是又发展到了完美无缺的地步。

    此刻“前进号”正直线上升。它庞大的身躯在人们眼里变得越来越小,仿佛是光学现象在起作用。对于那些颈椎都快要望断了的观众来说,这照样很新鲜:巨大的鲸鱼渐渐变成了鼠海豚,再过一会儿,还会变成普通的(鱼句)鱼。

    “前进号”仍在不停地上升,已经到了4,000米的高度。天宇还是那么晴朗,一点雾也没有,所以,地面上始终能看见它。

    而它始终保持在林间空地的正上方,好像有几条线从不同方向将它扯住似的。即使一口巨钟罩住大气层,也不过平静如此。现在这个高度没有一丝风,其它任何高度也都没有风。飞艇在运行中,没有遇到任何阻力。因为距离太远,它显得很小,仿佛人们是在望远镜的小的那一头中看到它似的。

    突然,人群中传出一声叫喊,紧接着,10万个嗓门一齐喊了起来,所有的手臂都指向天边的一点。这一点,在西北方。

    蓝天深处,一个物体在移动,在靠近,在变大。是一只鸟在高空展翅飞翔?是一颗轨迹与大气层斜切的流星?总之它的速度极快,而巴马上就要经过人群的上方。

    一种猜测像电一样在所有的大脑中一闪而过,传遍了林间空地。

    “前进号”好像也看到了这个怪物。肯定是感觉到了某种威胁,它正加速向东逃去。

    人们明白了!10万张嘴都在反复念叨着一位韦尔顿学会成员吐出的这个名字:

    “信天翁号!……信天翁号!……”

    果然是“信天翁号”。罗比尔又在空中出现了!它正像一只巨禽向“前进号”猛扑过去!

    九个月前,那部飞行器被炸毁时,螺旋桨也折断了,平台断为两截。幸亏工程师惊人地镇静,改变了前螺旋桨的旋转方向,将它变成了提升螺旋桨,“信天翁号”的全体船员才兔于由于急速下落而窒息死去。他们虽然逃脱了窒息而死的命运,可是罗比尔和他的同伴们又怎么没有葬身于太平洋呢?

    这是因为平台的碎块、推进器桨翼、舱房的隔板,所有这些“信天翁号”剩下来的废墟集成了一堆残骸浮在水面。正如一只受伤的鸟掉进波涛,它的翅膀可以使它维持在水面上一样,罗比尔和他手下的人先在这堆残骸上度过了几个小时,然后又乘上了一艘在洋面上找到的橡皮艇。

    遇难的人获救了。相信上天主宰人间万物的人认为这是上帝的旨意,而那些不信的人则认为属于偶然。

    日出后几小时,一条船发现了他们,船上扔下了一艘救生艇,不仅收容了罗比尔和他的伙伴们,还收容了浮在水面的飞行器的残骸。工程师只说自己的船撞沉了,对方也并没有多问他的身份和姓名。

    这是一条英国的三桅船,利物浦的“两个朋友号”,是到墨尔本去的,几天后便到达了目的地。

    罗比尔知道澳大利亚离×岛还很远,他必须尽快返回那里。

    工程师在尾舱的残骸里找到一笔数目相当可观的钱,这样,他就可以满足同伴们的一切需要而不用求人了。到达墨尔本后不久,他就买到了一条100吨左右的双桅纵帆船。于是,精于航海的罗比尔回到了×岛。

    他只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一桩心事:复仇。但是要复仇,就必须重造一个“信天翁号”。对于已经制造过一个的人来说,这毕竟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双桅船上运回来的旧飞行器部件,包括两部推进螺旋桨,能利用的,他们都用上了。他们重造了机械部分、干电池和蓄电池。总之,不到八个月,工程就全部完毕了。一个和被炸毁的那个外观一样,也同样强大、同样快速的新“信天翁号”只待起飞了。

    乘务人员还是原班人马。这些人个个对韦尔顿学会,尤其是对普吕当大叔和菲尔埃文思感到怒不可遏,这一点是不言而喻的。

    4月初,“信天翁号”离开了×岛。由于不愿被地球上的任何地方发现,它几乎始终是在云层中飞行。到达北美上空后,它降落在西部平原一块荒凉的地方。到了那儿,工程师隐姓埋名,打听到了使他高兴无比的消息:韦尔顿学会将要进行试验,普吕当大叔和菲尔埃文思造的“前进号”,将于4月29日从费城起飞。

    这对于无时不在寻找复仇机会的罗比尔和他的同伴们来说,真是太好了!“前进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