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第2/3页)
的大地又重现了。虽然知道飞行器飞行的速度很快,但到底有多快两位同行却只能做一些大概的猜测。
“真是令人难以置信!”菲尔埃文思说。
“咱们别信。”普吕当大叔答道。
他们走到前部,向西方的地平线望去。
“呵!又是一座城市!”菲尔埃文思说。
“能认出来吗?”
“能!我觉得很像蒙特利尔。”
“蒙特利尔?……可是我们离开魁北克最多才两小时啊!”
“这说明这个飞行器的飞行速度少说也有每小时25法里①。”
①1法里约合4公里。
“信天翁号”的速度的确有这么高。乘客们之所以没有感到什么不舒服,是因为当时在顺风飞行。要是在无风的天气中飞行这种速度就会使他们感到非常不舒服,因为这已差不多相当于特快列车的速度。要是在逆风的条件下飞行,那就更加受不了。
菲尔埃文思没有错。“信天翁号”下方出现的正是蒙特利尔,看到维多利亚桥就可以毫不费力地认出来。和威尼斯的泻湖上的高架铁路桥一样,这是圣劳伦斯河上的一座管状桥。接看,他们又认出了蒙特利尔那宽阔的马路、巨大的商店、银行大楼和那座模仿罗马圣彼得教堂风格的新近落成的大教堂。后来,他们还认出了能俯视全城、如今已被建成了一座美丽的公园的皇家峰。
幸好菲尔埃文思曾经到加拿大的主要城市游览过,这样无须去问罗比尔他也能认出其中一些城市来。蒙特利尔之后,下午一点半左右,他们又来到了渥太华上空。从上面看下去,瀑布群就像一锅正在沸腾着的开水,翻滚着往外溢,蔚为壮观。
“那是议会大厦。”菲尔埃文思说。
他用手指着山顶上一个纽伦堡玩具似的东西。这个五颜六色的玩具似的建筑很像伦敦的议会大厦,正如蒙特利尔的大教堂很像罗马的圣彼得教堂一样。不过这无关紧要,它是握太华,这是尤可辩驳的事实。
没多会,握太华又开始在地平线上变得越来越小,很快就变成了大地上的一个亮斑。
罗比尔又一次出现时已差不多2点钟了。工头汤姆特纳陪着他。罗比尔只对他说了三个字,他又把话传给在前部和尾舱里的两位助手。舵手收到指示便改变“信天翁号”的航向,朝西南偏两度的方向飞去。与此同时,普吕当大叔和菲尔埃文思发现飞行器的推进螺旋桨转速也比原来快。
事实上,飞行器的速度还可再提高一倍,可以超过地球上最快的动力机器前进的速度。
大家可以想一想嘛!鱼雷可以达到的速度是每小时22海里,即40公里;英、法铁路的火车的时速为100公里;美国冰河上的冰橇时速为115公里;帕特森工厂制造的一个用齿轮转动的机车,在伊利湖线路上的速度是每小时130公里;特伦顿与泽西城之间的机车的时速是137公里。
而如果“信天翁号”的螺旋桨推进器达到最大功率,它可以以每小时200公里,即接近每秒50米的速度飞行。
这个速度相当于能把大树连根拔起的飓风的速度,相当于1881年9月21日卡奥尔①的那场风暴中每小时194公里的大风的速度,和信鸽的飞行速度相当,只有燕子(每秒可飞67米)和雨燕(每秒可飞89米)的飞行速度超过它。
①卡奥尔(Cahors),法国南部小城。
就是说,正如罗比尔所言,要是“信天翁号”发挥出它的螺旋桨的全部潜力,它可以在200小时,也就是八天之内环绕地球。
地球上当时铁路的长度是45万公里相当于沿赤道绕地球11周的长度但是,管它多长,这跟飞行机器有什么关系呢?整个大气层就是它的支撑!
现在,还有必要再多说吗?那个曾经使新、旧大陆的公众们大为迷惑不解的奇异现象,就是工程师罗比尔的飞行器;那个响彻云霄的喇叭,就是工头汤姆特纳的喇叭;那些插在欧洲、亚洲和美洲的重要建筑上的旗帜,就是征服者罗比尔和他的“信天翁号”的旗帜。
以前,为了不让人认出来,工程师采取了一些谨慎的措施:尽量在夜间航行,偶尔才用舷灯照一下路;到了白天,便隐迹于云层之上。现在,他好像不再想严守自己的成功的秘密了。他到费城来,在韦尔顿学会的会议厅露面,如果不是为了将他的惊人发明公之于众,以事实本身来说服那些最不信服的人,又是什么?
大家已经知道他受到了怎样的接待,现在我们来看看他会怎样报复韦尔顿学会的主席和秘书。
罗比尔走近两位同行。两位都装出一副对自己所见到的和身不由己地体验到的一切毫不吃惊的样子。显然,这两个盎格鲁一撒克逊脑壳里依然是那么根深蒂固的顽固。
罗比尔根本不让自己流露出一点有所察觉的神色。虽然他们的谈话已中断两个多小时了,他好像在继续一场从未中断的谈话一样,说道。
“先生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