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三章:覆灭满清的最后一战 T (第2/3页)
便从济南到了大营,他已经没有退路了。今日便是决一生死的时,在他的身后,大大小小的满人官员沉默的尾随着。索额巳的跟在他的左,右是满蒙八旗两个主将,一个是常宁,另外一个则是和亲王岳乐。
岳乐清是努尔哈赤第七子阿巴泰之子,排行第四。是顺治朝功勋卓著的亲王,满人入关之后,岳乐跟随肃亲王豪格征讨盘踞四川的张献忠。他作战英勇,颇具谋略,率部击斩了大西王张献忠,被晋升为贝勒。之后由于他在工部及家人府的政绩,被擢升为安亲王。
岳乐与其先辈不同,他是清初改革派的代表,他全力支持顺治的一系列改革,大胆启用汉人,停止圈的,缓解与汉族地妾阶级的矛盾。可走到了顺治晚年,由于鳌拜等守旧大臣的上台,岳乐渐渐被疏远,康熙上台之后,明军开始得势,几乎所有的满人对汉人更加仇视,尤其是大批汉军旗汉人以及绿营开始向明军投降,更加坚定了满清上层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想法,在京城里,甚至许多王孙逐渐与岳乐关系淡漠,甚至有人开始抨击他养贼自重,以至于康熙对这个族叔都颇有不满。随着满人逐渐式微,满人的势力逐渐收缩,满人几乎到了无将可用的地步,汉人不可信,入关时的一些骁将椎继病死,留下的子孙除了吃喝玩乐之外什么都不会,最后康熙选来选去,只好重新启用岳乐,让他主掌满蒙八旗营之一的五万铁骑。
岳乐性子稳重,一脸忧心仲仲的跟在康熙身后,一直没有开口说话。对于当今的局势,或许还有满人会有盲目的乐观,可是对于岳乐来说,却是十分清楚的,人心并没有站在他们这边。
康熙慢慢的走着,后头跟着的王公大臣们也是鸦雀无声,自从进林以来,他一直是这样行走过来的。步辇、轿子、马匹统统不用,每走一步,康熙的心里便不知转过了多少个念头,他在豪赌,赌的是他的江山。他的社稷,他的一切,他不得不这样做,他已经没有退路了,到了今天这一步,他甚至想到了崇祯,那个皇帝是不是和自己一样呢?他们为了既定无法挽回的大势不断的疲惫奔波,可是事情往往都是往相反的方向进行着,仿佛像上天注定一样。他看到眼前无数的枝桠和丛生的杂草,心里在想,若是此战大败,联的归宿或许就是在这里吧,天子啊天子,这个称呼多么的耀眼,可是既然自己顺天应命,继承了祖宗的天下。苍天为什么一定要亡我爱新觉罗呢?联自问即位以来矜矜业业,山东大灾,联不敢耽搁,江南水患。联熬夜召见相关大臣,这一切的努力。苍天难道没有看见吗?一定要联做那,打手
想到亡国之君四个字时,康熙的脸色苍白,脚下踉跄了一步,吓的周围的侍卫要过来搀扶,康熙摆了摆手,他心里打定了主意,就算是苍天让他做亡国之君,他也绝不做阶下之囚,当年的崇祯皇帝有吊死在烘山的勇气,难道他爱新觉罗的嫡亲后裔,以勇敢著称的满人皇帝难道还会畏死芶活吗?
身后的王公大臣与康熙一样,脑海中翻腾起各种的念头,每个人机械一般的抬着腿,仿佛像押赴死刑台的死囚,好像越过了林子,等待着自己的,便是那午门刀斧手的砍刀一样。这种压抑的沉默终于被康熙打破。康熙的眼眸中满是萧然,徐徐停住脚步,他抖擞了最后一丝的精神。或许这也是他有生以来最后一次的精神了,他咬着唇往后看了一眼那些尾随的王公,最后咳嗽了一声,所有人被迫收回了思绪,眼望着皇帝。鸦雀无声的倾听着。
“九叔、老三。”康熙的声音中各种情绪饱含其中,眼睛向着岳乐和常宁望去。
“奴才在。”两个穿着都统战衣的王爷顺势打了个千,其他的王公大臣纷纷避开了一些。
“大清就托付给你们了,联,,联的性命也交给你们了,不要让联失望仿佛如技在喉一般,康熙的喉结不断涌动,可是吐出来的字却满是悲意苍凉,就仿佛那将荆柯送至易水河畔的燕王太子一般。
“喳。”一大一小两个王爷郑重的吼了一句。
“你们先去吧。”康熙挥了挥手。
两个王车一起起来,从边上的侍卫接过马缰,一道骑马先走了。
康熙又将目光落在索额图身上,索额图此时老态毕现,虽然不过四十岁光景,可是白早已滋生,迎着康熙的目光,老眼中满是浑浊的泪水。他比谁都明白,这一仗之后意味着什么,更清楚满人有多大的胜算,他一平子再也忍不住低泣着跪了下去:“主子,您先回京吧,奴才们在这里,为主子决一死战
康熙低叹了口气,那萧索的叹息声隐含着决心,他是绝对不能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