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百一十三章:盛京城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百一十三章:盛京城下 (第2/3页)

  王继贞眸间放光,不由得深深看了父亲一眼,方才父亲

    话虽说很是平常,却让王继贞看到了当年平西王吴王辅臣说的没有错,他是藩王,手掌着平凉铁骑镇守西北,而这些陇右骑兵无是西北的障碍,既然如此,不如趁着这一仗削弱他们,这平凉王,恐怕早晚要变成西北王了。

    “贞儿,你不是镇守平凉的吗?怎么?瞧你这身模样,似乎也是要随军?”王辅臣这才开始打量起儿子来,对于王继贞最近的表现,作为一个父亲,他是极为满意的,因此脸上的冷意不由得开始转暖。

    “请父亲成全。”王继贞直勾勾的望着王辅臣,满是希翼,原本王辅臣是希望王继贞留在平凉的,王继贞当时并没有说什么,可是骤然想起了一件事,便急匆匆的披甲策马而来。

    王继贞可是个明白人是父亲的长子,如今摇身一变,成了平凉王的王世子,早晚有一天要继承王爵的,待父亲撒手人寰,这支平凉铁骑怎么办?单凭一个藩王的爵位要想镇住这群丘八简直就是笑话,唯一的办法只有设法融入进去,培养一批亲信,这才是王继贞的主因王继贞自幼跟着父亲转战千里,接着又被送去了北京城,明里是朝廷要照顾‘功勋子弟’,说到底,不过是个质子的身份,这样尴尬的处境已将王继贞磨砺的很是圆滑,做起事来面面俱到,心里玲珑之极。

    王辅臣略略想了想后颌首捋须:“让你见见血也好,你暂时编入亲军营吧。”……………………………………………………………………………………………………………………………………………………

    西北、江北一带兵秣马,在辽东,却是翻江倒海整个辽东已全然乱成了一锅粥,尤其是盛京城下,紧闭的城门外,一支骑兵陡然自地平线上出来,随后越来越近,城头的清军不需要细看明白,察哈尔人已经杀来了。这几天来骑营、锐健营的败兵纷纷入城,已经让盛京的清军明白盛京与叛军之间已经没有了任何障碍,只要叛军与倭人愿意是随时在一日一夜的功夫内进抵盛京城下,因此,整个盛京除了人心惶惶之外,守军也开始进入了战备状态,四座大门纷纷紧闭,任何人不许进出,城内少的可怜的清兵自然是不够守城的,杰书又下令在城内征募满人,毕竟这些人与盛京城休戚与共,只要叛军攻来,谁也别想幸免,因此被编入守军的健壮满人倒是不少,足足有七千余人,再加上清军,勉强凑够了一万五千人分守在四座城墙上。

    “铛铛…铛铛……”城楼上的钟鼓起,城内原本紧张的气氛显得更加紧张起来,就连亲自穿着铠甲巡城的杰书,也立即带着一干家奴和亲兵匆匆的往东城城楼赶,骁骑营几乎全军覆没、锐健营大败而归,裕亲王福全生死未明,这一切的一切,都已经让杰书感到了前途无望,在这种情绪之下,面对城内数十万惶惶然的满人,杰书只能硬着头皮守城,到了这个时候,就算要逃也来不及了,城内的满人百姓太多,若是向关内逃,这一路上的妇孺不知有什么,只要蒙古人轻骑追击,恐怕不用到关内,所有的人都别想活命。

    杰书登上了楼,立即看到城下乌压压的骑兵来回纵横,马蹄扬起的雪泥四溅,旗号上,正是察哈尔的标志,他无力的扶着墙垛,在漫天飘雪中竟不觉得冷,而后长叹了口气,该来的总算是来了,既然如此,他杰书已经没有了退路,要想活下去,只能硬着头皮一战。

    “王爷,这只是察哈尔人的先锋,人不多五千,是否开城让将士们冲杀一阵?”一名佐领始终随扈在康亲王身侧,他原本是骁骑营的佐领,倒不是有闲工夫,而是他的部下早已战死的七七八八,好好的一个佐领成了光头司令,好不容易逃得了性命,杰书又不能免了他的职,只能在身畔随时听用。

    杰书摇了摇头:“不可,传令,:守城池,一只苍蝇也不许放出来。”杰书的信心早已崩溃了,是以不再冒险,宁愿死守。

    佐领由得有些可惜,城内可战的骑兵还有八千余人,若是一鼓作气杀出去,一个时辰就将这些长途跋涉而来筋疲力尽的察哈尔人先锋骑兵扫个干净,胜了第一仗,至少能挽救些局势,更能鼓舞些城内的士气。

    杰书剥下附在墙垛上一块冰坨,攥了攥手,不再说话,只是望着城下的察哈尔人沉思,身边的近卫亲兵都是大气不敢出,此时天气是冷的,城墙上结着不知多少冰坨,覆盖着多少积雪,就连满人们的心,也是冷的。

    没有救了,整个盛京城差不多成了空城,五大营的兵力被打残了两个,还有三个,其中两个还在千里之外的山海关,一个在数百里地的鸭绿江一带,被朝鲜人纠缠着,恐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