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六十三章:万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百六十三章:万岁 (第2/3页)



    马车通过玄武门地门洞进入宫城。随即朱骏在一群官员地拥簇下登上城楼。司礼官已展开了圣旨。声若洪钟地扯开嗓子喊:“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顺天浩命。扬吾军威。钦此。”

    “扬吾军威。”

    “扬吾军威。”

    ……

    一个个声音从广场传到御道,在这个没有通信的年代,这种口口相传的通讯方式虽然落后,却也能起效。

    站在校台上的总参谋长李定国一身戎甲,手中的小旗向皇城方向一指:“前进。”

    “前进。”接下来高吼的是第一方阵的近卫军团总督王秋,王秋将长剑插回皮鞘,按住剑柄,首先开始向皇城方向徐徐踏步,随后是三个掌旗和护旗的军官,再后是列成整齐方阵的近卫军士兵,犹如一台沉闷的机器,随着一次次军靴踏在石砖嘎嘎的发出整齐划一的踏步声。

    紧接着是苏州军团、海都军团、海都军团、南洋水师、北洋水师、东洋水师。

    沿道的百姓仔细的擦揉着眼睛,眼前的场景实在有些不可思议,走过他们面前的,仿佛不是人,而是一个个套上了军服的木头人一般,抬脚、起步、接着是军靴顿地,一切都行动一致,没有人多一分,也没有人少一分。

    咔咔…咔咔…咔咔……

    没错,是木头人,随着一次次的军靴顿地的踏步响,许多人心里这样说,虽然他们知道眼前的是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是大明最忠诚的捍卫

    根据经验,他们只能得出这个结论。

    “吾皇万岁,明军威武。”短暂的沉默之后,有人已舞起了拳头。

    什么样的军队才能战无不胜?什么样的军队才能所向披靡?关于这一点,得出的结论有很多种,有人认为最强大的火器,有人认为是最严明的军纪,有人认为是充分的补给,但是不需要过多的解释恐怕所有人都明白,最严明的军纪才是一支军队的灵魂,拥有灵魂的军队总是能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万岁。”民众炙热起来,犹如浪潮一般将心底的嘶肺响彻天际。

    为首的近卫军团已经过了广场,护城河凉棚下的藩国使臣立即饶有兴趣的拿起大明配发的单筒望远镜观看,开始时还只是当一场表演罢了,使臣们对城楼上那个吃人不吐骨头,变得法子让苦兄弟们纳贡送礼的皇帝很是感冒,在他们看来,所谓的阅兵仪式不过是大明收取他们贡品的借口罢了,可是当他们的眼睛透过望远镜看到一列列极为整齐划一的队伍犹如闷钟一般走过时,不由得也惊叹起来,不,不是惊叹,是叹为观止。

    “王师威武啊。”安使臣放下单筒望远镜,擦了擦干涩的眼睛,不由得感叹,心里既有些妒意,又由衷的叹服,当年明军横扫南洋,光复江南也并非只是运气,如此军威,安南就算想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