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五十五章:阅兵大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百五十五章:阅兵大典 (第2/3页)

自己所能看到的东西那么如果一支威风凛凛的军队出现在百姓们眼用阅兵的式展现自己的实力并不是一个办法。

    再接下来是收益问题了。阅虽然是砸钱下但并非是完全听不到响。至少修修缮御道。征募一些民夫设置些景观。还有入京的官兵吃住花用也是要出银子的。这些银子最终还是流向民夫以及各个商户。而商户又向工厂进货表面上看。所赚取的利润微薄。可涉及的行业也是极多的。工厂商户赚到了钱。工人民夫自然也有了好处。最终。再以税的方式回笼一分流向国库。一部分到了商人手里。另外一部分则成为了普通百姓的工钱。

    “上。不知阅兵的规何?”沐天波首先发问。

    骏早已有了构思。立即道:“各大军区区调精兵一千。人数应当在一万左右。怎么?三爱卿若是没有提议。朕就要拟发中旨了。”

    杨嗣德吞了吞口水。小心翼翼的道:“皇。崇兵尚武原本并无不可。只是若长了此等风气。文,不能相制。恐怕…”

    杨德提出的才是问题的关键。汉人自宋以来。一直遵从的是以文制武的传统。文人的的位崇高。而官就算是封侯公也要比之矮了一截。这种文官体制或许有他的闪点。至少英国人就是学习这种文官体制才开始组建内阁。形成了近代的君主立宪制。可是文官体制并非是一无是处的。最

    点便是抑武的问题。使整个国家文风然。而武。最后遭受外敌入侵。有经验的武将不能施展才华。却要受到从未经历过战阵的文官辖制。其结果可想而知。

    杨嗣德担心的是。一旦尚武的风气大开。那么武人的的位自然扶摇直上。其实自朱骏执政起。大明的武风便越来越加盛。而阅兵无疑将使武人的的位的到更大的提高。现在国家有一个精明强干的皇帝在这里镇着自然是好的。若是有一天。位的主君不能辖制武人该怎么办?

    朱骏喝了口茶。扶着御案沉吟着。其实这个问题并不是没有想过。历史上太多武人利用军事力量干的例子。就是后世。军人政变和干政的事例也是不胜枚。其实朱骏所用的办法很多。首先。朝廷收归了训练新军的权利。样。所有的兵训练都成了廷的专属特权。新兵入伍之时。犹一张白纸一般。因此前期的训练对他们价值观的影响尤为重要。朝廷可以在新兵训练时期灌输大量的忠君思想。其次。骏收拢了军官选拔的权利。在从前。表面上军官由兵部任免。但是由于兵部远在京城。对各军之间完全没有一丁点的了解。因此大多数的军官任命还是先由高级军官先拟出推荐的人员。部只负责盖章便可。这就等于军官还是必须先由高级军官推荐才能任。往往成为高级军官们安插己方势力的手段之一。而现在不同的。由于皇家讲武堂的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