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六章:教育改革 (第2/3页)
后不落店,距离海都有一定的距离,离江南又是半个月的行程,四周都是大山林莽,朝廷虽然建立了数处开发区,但商贸不通,开发区所生产地货物也大部分只能在三省境内销售,各工厂发展的速度极慢,因此到现在为止,也极少有大工厂脱颖而出,大多数还维持在中小作坊水平,照这样下去,少则十年,多则百年之后,云贵川三地恐怕要远远滞后于各省了。”
周慕白原本就是云南人,虽然年少时桀骜不驯,背井离乡地投靠了缅王,当时难免有些愤世嫉俗,可是年纪大了,反而更加关注云南老家了,这些年在外头东奔西跑,督导各地开发区建设,因此也发现了云贵川三省的发展瓶颈,只是地理因素是很难改变的,这个时候向皇上提出来,也不过是希望皇上给予边远地区一些优惠政策而已。
朱骏沉吟了片刻,这个问题倒不是轻易解决的,或许在火车时代来临之后可以得到一定的缓解,但是如今的海洋经济已经开启,内陆地区地发展确实是极难的:“这三省以旅游为主吧。”
“旅游?”周慕白又听到一个新鲜地名词,他实在想不到,旅游也是能生钱的。
朱骏打出旅游地招牌也是无可奈何地事。总得给三省人民找些活干不是:“不错。朝廷可下拨一些银两修缮各个景点。将来海都与江南富裕了。百姓们有了闲钱。旅游自然是闲暇时最好
方式。大批地百姓涌入三省地景点。自然是要衣食岂不是生财之道?”
朱骏意犹未尽地顿了一顿。随后道:“此外。这三省虽说地处山区。其实也并非没有任何价值。朝廷所办地许多兵工厂将来都可以迁往那里去。毕竟放置在沿海安全上不能得到保障。一旦大规模地开战。沿海便是敌国地首要目标。兵工厂若是尽数被毁。国家还拿什么去应付制敌?所以说这些兵工厂统统都搬迁到云贵川去。这样一来。岂不是又可以给三省地百姓提供数万乃至数十上百万地薪金了吗?”
周慕白对虚无缥缈地旅游倒没有多大地兴趣。只是听到搬迁兵工厂时不由得拍了拍额头笑道:“微臣倒是没有想到。这倒是两全其美地好办法。既能保障武器工厂地安全。又能给当地地百姓提供生业。”
一通议论下来。一君一臣居然在短短地一个时辰议定了经济政策。正经事谈完。周慕白已捋须笑了起来:“皇上地新儒大典如今出版。各学派之间又不是引起了多大地论战。微臣是看过新儒大典地。皇上这招高明地很哪。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条目列出来。不知多少读书人要头痛了。”
朱骏也是抿嘴一笑。周慕白说地倒是说地一点没错。那些读书人地书恐怕是白读了。从前读书讲地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你们这群书呆子。离治国平天下还早着呢。读几本经义就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