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天津海战 (第2/3页)
以上史料主要有两点,贯穿的是先杀穷户,凡是家里没有五斗米的穷户一律斩杀,辽东汉人的人口锐减一大半。接着又是杀富户,凡是富人都有通敌之嫌全部杀,整个辽东已没有了汉人人烟,这也是辽东地广人稀地根源。
接下来满人入关之后,认为辽东是满洲的龙兴之地,不允许任何汉人迁出关,直到1860年,面对沙皇俄国对东北地区领土的蚕食,黑龙江将军特普钦上疏朝廷,呼吁开禁放垦,鼓励移民,获得采纳。于是直隶(今河北)、山东等地区无地或者少地农民纷纷进入东北地区开垦荒地。这个过程持续到19311年九一八事变之前。数百万关内农民移民到东北地区。这其中,闯关东主要是山东人,大约占闯关东人数的95%以上,总数大约2000多万人。
那位朋友说三百年前吉林是中国的领土,首先我不同意,至少当时的满人并不认为他是中国人,整个辽东也没有现在的中国人《这里区别一下,现在的满人和以前的满人是不一样的,现在地满人是中国人,但是并不代表以前的是。》但是作为主角来说,辽东是大明失去地国土范围,既然是如此,收复国土是必要的,出兵辽东应该没有义,至于派遣什么军队或者走狗问题都不大,那里没有汉人,大明以汉立国,难道还要因为日本人暴虐而舍不得对这些蛆虫屠杀?难道还要好好教育,告诉他们,我们一起放下武器,和睦相处,满汉一家亲,开创未来?
我只想说,不可能,至少在当时的条件不可能,仇恨太深,就算主角愿意,恐怕所有的汉人也不会愿意,当你的父母被满人屠杀,当你地妻子被满人奸淫,你会愿意和他一家亲吗?就算你有这个觉悟,恐怕别人也不愿意。请记住,满人在辽东崛起直至入关之后,所进行的屠杀是全国性地,谁都没有幸免过,谁都有亲人朋友,谁都背负了血海深仇。就算汉人愿意放下屠刀,满人也不可能放弃他们的既得利益,
久了,不可能会自动退回长白山区打渔。
那么,既然矛盾不可调和,现在地问题就好办了,打,既然要打,我认为最好地办法就是斩草除根,留下一个满人就多了一个隐患,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明太祖朱元璋驱逐了蒙古人,蒙古人照样侵犯边境几百年,朱~没有将他们斩尽杀绝,后世地汉人有多少死在他们的屠刀之下?到了最后,这些蒙古人与满人勾结在一起,又一次的入关屠杀,知道这是为了什么吗?因为他们做惯了主子,你让他们回去饮血茹毛,是绝对不可行的。
既然如此,让汉人屠杀为什么就能让日本人屠杀,那里全是满人,为什么要让汉人沾满鲜血?日本人干这一行很顺手,就让他们干吧,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嘛。辽东清洗干净之后,辽东的土地还是汉人的,日本人得到了满足,汉人得到了一个干净的辽东,为什么不能结合?至于日本人,后面自然会慢慢对付,这是后话。
------------------------------------------------------------------------------------------------------------------
漫天遍海的明军战舰开始缓缓靠近,一口口漆黑的炮口已经开始校准,而清军也逐渐手忙脚乱地登上停泊在海岸的舰船,大战一触即发。
刘国轩、杨让、施琅三人站在明威号船舷上,饶有兴趣的看着远处徒作抵抗的清兵,刘国轩与施琅是老相识,在郑氏水师时,两人便都是军功赫赫却又不得志的中级军官,后来一个投了大明,一个投了满清,已有许多年未见,如今施琅带着十几条船倒戈原本就是计划之中的事,刘国轩是知道施琅本事的,因此给了他极大的礼遇,让他登上明威号主舰共同制敌。
杨让原来也是郑氏水师的军官,投明之后在刘国轩属下地东洋水师任职,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