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七十三章:东印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七十三章:东印度 (第2/3页)

度在东印度的殖民地,而这块肥沃的土地在后世成为了女王王冠上最灿烂的宝石,也让英国的工业革命有了充足地原始积累资金,最后开启了近代工业的雏形。

    送走了杰森,朱骏兴冲冲地回到后宫,当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啊,江南一役大获全胜,大明的疆域已经扩展到了东临东海,南至爪哇,西到四川,北抵长江地超大版图近五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人口也至少达到了一千五百多万,随着和平地降临,汉人的人口将会以几何数的增长,最重要的是,由于大明从前的技术积累,在加上近年来的鼓励政策,大明的工业以及科研能力渐渐开始走上轨道,人多力量大啊,欧洲在清初时在科学文化上开始逐渐领先,可是毕竟受到了人口的限制,而大明一旦开启工业化,其成就绝不是欧洲所能比拟的。

    对于这次东印度的购买,朱骏还是持谨慎考虑的,印度次大陆简直就是天生的殖民场所,那里不单有肥沃的土地丰富的矿产,更有数以千万计的温顺人民,大明甚至可以再那里组织一支殖民军队,只要尊重他们的宗教习惯,就不虞他们会揭竿而起。

    对于殖民统治,朱骏是极为痛恨的,可是近代工业革命必须经历痛苦的原始积累,需要大量的资本家和痛苦的劳工,与其剥削本国的人民,还不如去剥削别的民族,这个世上落后就要挨打,与其被别人打,不如自己去打别人。

    ………………………………

    ……………………………………………………………

    朱骏还未高兴两天。一场朝廷地辩论拉开了帷幕。辩论是由江南一役地胜利而引起地。首先发难地是一个七品地吏部给事中。大明开朝以来设吏、户、礼、兵、刑、工六科与六部相对。每科设都给事中、左右给事中、给事中。六科掌侍从、规谏、拾遗、补阙。以稽察六部百司之事。可封还制敕。钞发章疏。稽察违误。虽然品阶十分低。可是权力十分大。成为监察机关。既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又可监察六部。纠弹官吏。就算是堂堂尚书见着了这种七品小官也不敢轻易得罪。这些官员大多由年轻地官员充分。他们不谙官场。不懂得圆滑处世。却也正因为如此。朱元璋才设计出这一套以下克上地规矩。制衡高官。

    由于明军在江南地胜利。江西、浙江、湖南、湖北南部、江苏南部等地地光复。朝廷内开始传出一个迁都南京地声音。大明建国以来南京便是大明地首都。后来燕王朱靖难开始迁都北京。南京开始作为大明地陪都使用。成为历代太子地坐镇场所。南京也同样拥有六部。其地位与北京相当。而跟随朱骏入缅地官员中。大部分都是南京六部地官员。可谓是中兴地主力军。因此从海都迁往南京。让南京成为帝国中心地奏请得到了许多人地附和。甚至连沐天波与杨嗣德都是摇摆不定。

    “皇上。南京乃大明龙兴之地。如今皇上据有四海。坐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