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文艺复兴 (第2/3页)
本教科书。”
散朝之后,七八个工部的尚书主事留了下来,被朱骏拉到寒冬阁会谈了足足半个时辰才出了宫。
半个月后,一批满是墨香的书本到了每一个贡生的手里,教科书分为三种样式,分别为程朱学、东林学、心学三种,另外还有一类启蒙课本,不管是哪一类课本,翻开书皮地第一页便是一张朱骏身穿冕服危襟正坐地画像,画像两旁分别是大明皇帝皇帝万万岁等字样,书中除了要教授的课文之外,还穿插了一些小故事。譬如伟大地新始大帝小时候还是桂王世子,在世子殿下很小的时候就能关心民间疾苦,有一日他扛着锄头去后花院里体验百姓地辛苦,一不小心砍掉了庭院中的樱桃树,他的父亲桂王看到后很生气。世子殿下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主动认错,桂王殿下不但没有责备,反而赞许世子的诚实。
虽然是一则非常小的故事,后记中还写着桂王殿下的这种赞许对世子的影响深远,使得桂王在登基为伟大的新始大帝时养成了勤政爱民诚实的良好习惯。
这是朱骏根据华盛顿的小故事改编而来的,他曾对世界的各国领袖有过不同程度的研究,令他惊奇的是,所有领袖都有一种惊人的相似之处,那就是他们都有一种类似的小故事被写入课本,利用启蒙的方式来树立皇权的威望在后世也许会被人骂大街,但那是后世的事,作为大明中兴的领袖,朱骏必须被神话,成为一个具有无数优良品德的圣人。
当然,培养民族主义也是必不可少的,扬州十日、江阴三日、嘉定三屠,还有辽东屠杀都被记载入劝学篇。并且学堂也做了新的规定,所有教谕在讲学前都必须肃穆而立,问:“夫为何而读书?名乎?利乎?”
贡生们要集体起立,一齐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万万同胞陷入故国水火,吾等当求知图强,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紧接着三呼万岁后,众人才能坐下讲学。
贡生们暂时稳定了下来,早已没有了原先剑拔弩张的气氛,这个时候,两万新招募的中央军开始云集于山谷,在数百名从各营中抽调出来的老兵带领下进行训练。
朱骏亲自坐镇监督,在他的头顶上早已撑起了华盖,侍卫们为他搬来了长椅桌几,倒上了凉茶,在不远处,两万名新兵排列着并不整齐的队列耸立不动。
这是最基础的军姿训练,也是考验新兵的门槛,整整一个上午,在炙热的阳光下,所有人必须笔直挺立,稍微扭捏若被拿着长尺四处巡视的老兵现便是一顿狠打,许多人双腿已经失去了知觉,为了少挨打,强自咬牙忍受,最令人受不了的是天空上炙热的太阳,一滴滴的汗液顺着额头、经过眉毛流入眼睛,所有人全身都湿透了一片。
朱骏闲适的坐在靠椅上,边上的茶几上是一磊奏章,朱骏握着金笔懒洋洋的批示。
定南省驰道施工时又死了五个人,朱骏不禁皱了皱眉,布政使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