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三章:中西合璧战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九十三章:中西合璧战舰 (第3/3页)

所耗人力众多,至今为止还未造出一艘出来。而商船却是造了不少。只三个月功夫,便销售了四十余艘出去,为朱骏赚到了不少的利润。

    此时缅人劳工们正一趟趟地将远处森林中所砍伐的长木用马车运入船厂,之后再由木料车间的木匠将长木锯成船匠们所需要的大小,再送入生产车间加工抛光,最后才会被送入铺架战船的车间用长钉让木料成为船体的一个部分,其中地制作工艺十分复杂,让参观的朱骏等人目不暇接。

    “陛下,您看。那就是我们所有建造的大战舰,工部把这艘战舰的名字都已想好了,此名为定南。”

    “唔!”朱骏应付了一句船厂的负责人,眼光被远处庞大的战舰龙骨吸引:“这艘战舰怎的如此庞大?”

    一般的西洋战舰对多四十丈便已到了极限,而朱骏眼前的这艘战舰龙骨至少就有七十余丈,不知耗费了多少木料和人工。

    “皇上。”工部地船厂的负责人苦着脸,道:“其实这事也有一番争论,当时的汉人船匠与西洋船舰意见不合,一起跑到工部来争吵。汉人船匠说既是战舰定然要体型庞大,桅杆和风帆众多加快船速才是正道,而西洋船匠则以为战舰应当船坚利炮才是正理,因此应该以加固船身,多预留出火炮地位置。双方争论不下,工部负责船厂的主事无奈,只好让两方船匠一起研讨出一套综合的方案出来,因此,才有了这条战舰。”

    朱骏暗暗点头。汉人工匠造船追求体型庞大速度没有错。毕竟朱骏的水师除了水手、炮手之外,还有相当多的水师陆战队以做登陆作战之用。而西洋船匠追求船坚利炮也没有错。水师在海面上与敌舰作战,所需的正是船坚利炮,否则船体再大也不过是个浮动的海上棺材而已。

    汉人船匠造大船有经验,西洋船舰造坚船有心得,那么工部判他们一起研究出一套综合型战船倒没有错。朱骏对这种做法是比较支持的。

    “你们放手去做,所需银两朕自然会给你们补足,不管将来造出的是什么东西出来,朕都不会怪罪。”朱骏给船厂地负责人打气。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了进取的研精神,两种船匠的争论其实就是东西文化的一种碰撞,明朝远在一个世纪前就能造出长近五十丈的福船,排水量达到了恐怖的五千到一万吨,大型的宝船设有九桅十二帆,载重量达到了九千八百吨,而此时的西洋战舰排水量不过两千到四千吨,三到五根桅杆,载重量不及宝船地一半。

    但西方的战舰并非完全不足取,由于海战频繁,西方的战舰在船体的加固和火炮的数量方面比之福船要强大不少。因此,朱骏所建的船不但要求航速和体积,船身和火炮方面更要多吸收一些西方的经验。

    “这艘船需要多久才能造好?”朱骏对这个庞然大物十分感兴趣,已经迫不及待的要测试它的性能了。

    “回皇上,慢则五月,最快也要三个月之后才能完成,因为这是第一次建造大型战舰,因此所耗地时间要多一些,将来再造时就能省下不少功夫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