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论策 下 (第2/3页)
,他还道朱骏害怕了,于是在一旁煽风点火道:“大明开国以来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历代君王荒淫无道者有之,炼丹求仙者有之,崇信奸逆者有之,却从未有过懦弱之辈,草民以为,朱家子弟只要有一息尚存,便该以天下为已任,复国中兴、拯救万千臣民于水火。这是草民的一些浅薄见识,还望皇上圣裁。”
“好一个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朱骏喃喃的念了一句,半眯着眼,却显得出奇的冷静。
任何人做某件事时都有动机,有的为财、有的为权、有的为义气、有的为信仰,但是周慕白为的是什么?朱骏不相信这个家伙是为了所谓的大义或者是对于前明的眷顾而来的,他的才能朱骏十分赏识,但是这种人反而更加危险,朱骏不得不防。
朱骏喜欢拿人当枪使,并不代表他愿意被人当枪使,朱骏现在的感觉是,自己可能要被周慕白当作一柄好猎枪了。
“周先生果然好机谋好辩才,朕只是有一事不解,还请周先生赐教。”朱骏慢悠悠的道:“先生可否预测出若是跟着朕能有几成的胜算?又有多大的危险?”
“三分胜算,七成危险。”
朱骏笑了,道:“那就是有七成被诛戮的危险了?朕再问先生,既如此,先生为何要铤而走险?”
周慕白以明白了朱骏的意思,干笑一声道:“皇上不信草民这是理所当然的事,草民原本是云南人士,崇祯十三年中的秀才,因无心向学,反而爱发些奇怪的议论,一直为乡人所不容,实在无奈之下,只好远走他乡来到缅甸,承蒙缅王不弃,给了我一个小小的官职,恰好皇上又入了缅甸,草民便成了这汉人通事,草民不敢欺瞒皇上,任汉人通事之时,草民对大明的正统之学稍有怨恨,对皇上周畔的臣子十分看不起,所以才慢待了皇上。”
周慕白说的娓娓动听,犹如讲述故事一般将自己的身世一一道出:“只是草民在缅都虽然有些生计,但已预感到缅国不日之内定会发生大变,缅国王子王莽白早有不轨之心,且胜面颇大,而草民是缅王提拔出来的,若是仍然留在缅都,难免会被那心胸狭隘的王莽白视为眼中钉,待他篡位成功之后定会遭受鱼池之殃。为了活命,草民便已有了赶快聚集些钱财逃出缅国的打算,这时正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