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揭穿假面具 (第3/3页)
去作无益的冒险。
“您不可离开,我一个人去看看吧!“门格尔说。“你也不能去!“少校十分坚决地说,“你想让人家白白打死,逐渐消弱我们的力量吗?那样,等于我们自取灭亡。如果,我们的好水手牺牲了,自然是不幸,但不能在不幸之后再来个不幸了!他的死是命中注定的,因为他是抽鉴去的,如果我和他一样,我决不要什么求救。“
不论怎么说,麦克那布斯留住爵士和船长是对的。如果他们果真去的话,生还的可能性不大。在这样的夜里,想找到水手那里,向埋伏在树丛中的流犯跑去,等于自投罗网。再说,本来这旅行队剩下的人不多了,经不起再牺牲了。
然而爵士仿佛不愿意听这些理由,他紧握着马枪,绕着车子转来转去,稍微有点声,他便侧耳细听。他拼命地把眼光穿过那凶多吉少的黑暗,他仿佛看见了自己的部下被别人打得死去活来,甚至还听到了效忠自己的人的求救声,而流犯们极其残恶地伤害那水手,拿杀人取乐,想到这里,心如刀割一般。少校这时简直没有主意,不晓得能不能挽留住哥利纳帆,生怕他一时感情冲动,跑到敌人的枪口上送死。
“爵士,“少校说,“你要冷静点,听一下朋友的忠告吧。你要想想身在虎潭中的海伦夫人、玛丽小姐和其他旅伴啊!而且,你往哪里去呢?你知道穆拉地在何方吗?他也许被伏击在两公里之外的路途中,究竟在哪条路上呢?你知道你应该走哪条路吗?……“
少校说到这里,又传来一声呼救声,不过,声音很微弱。
“你听吧!“爵士说。
这呼救声正是从枪声那边来的,还不到半公里路远。爵士这时不顾一切地推开少校,奔向那条小路。这时忽然又听到断断续续的声音:“救——命啊!救——命啊!“这声音极其悲惨,充满了绝望的情绪。船长和少校也跟着跑了过去。过了一会儿,他们望见一个人影,沿着林间小道,连滚带爬地跑过来,哼着,呻吟着。
来人正是穆拉地,他受了伤,已经半死不活了。当旅伴们把他抬回牛车时,弄得满身都是血迹。
雨下得更大了,风刮得更疯狂了。他们一到,车厢内的人顿时惊呆了。清醒之后,大家迅速让开位置,把穆拉地安顿好。少校把那水手的上衣脱掉,衣服上的血水、雨水一起往下滴答。他找到了伤口,那是一个被别人在右胁下捅了一刀的伤口。
少校立刻动手,很熟练地包扎好。至于这一刀伤到要害没有,麦克那布斯也不敢断定。穆拉地的生死全掌握在上帝的手中,鲜红的血一阵一阵地从伤口里涌出,穆拉地脸色苍白,眼睛紧闭,奄奄一息,那样子伤势的确不轻。麦克那布斯先把伤口洗了洗,敷上一层厚厚的火绒,然后再盖上几层纱布,包扎起来。血终于止住了,大家这才松了口气。穆拉地斜躺着,左胁朝下,头和胸都肿得高高的,海伦夫人喂了他几口水。一刻钟过后,穆拉地抽搐了一下,接着,眼睛慢慢睁开,嘴里喃喃地说着话,但听不清。少校把耳朵凑近他的嘴边,听他老是说:
“爵士,……信,……彭觉斯……“
麦克那布斯把话照样重复了一遍,望望他的旅伴们。穆拉地的话是什么意思呢?难道彭觉斯拦击我们的水手,要我们讨救兵么?还有那封信……
爵士连忙摸了摸那水手的衣袋,大惊失色,原来给大副汤姆奥斯丁的信不见了。这一夜就在不安与忧郁中过去了,大家此刻最担心的是穆拉地的生命,他此刻在发高烧。海伦夫人和玛丽小姐成了最热心的护士,她们那两双仁慈的手忙个不停,从来没有一个病人受过这样无微不至的照顾。
天亮了,雨停了。浓乌云仍在空中滚动,地面上落满枯枝,道路泥泞得很,车子陷得更深了。上下车都变得困难了,不过,车子已经陷到底了,不会再深了。船长、少校、爵士天一亮,就跑到营地周围侦察地形,他们沿着那条粘满血迹的小路走,但始终没有发现彭觉斯及其党羽的痕迹。他们一直走到咋晚发事地点,两具尸体躺在那里,是穆拉地打死的,其中一个就是黑点站的铁匠。他死后,脸色铁青,整个脸都变了形,样子吓死人了。
为了谨慎起见,绝不能跑得太远。于是,他们不再往前搜索,又顺原路返回,情况的严重性使他们陷入沉思之中。
“现在是不是再派个人去墨尔本?“爵士终于打破了沉默的气氛。
“人是非派不可的!“船长回答,“我的水手没有完成任务,由我来接替吧!“
“不能这样做,门格尔。要知道,跑300公里路,连匹马也没有怎么行呢?“
穆拉地骑走的那匹马,始终没有出现。它是打死了呢?还是在荒野中跑掉了呢?还是被流犯夺去了呢?要是找到它,就好了。
“不管怎样,“爵士又说,“我们不能再分开了。等8天也好,15天也行,等到斯诺威河里的水落下去,我们再慢慢到吐福湾吧!然后,再想到妥善的办法给邓肯号送信,叫它开到东海岸来。“
“也只有这条路可走了。“地理学家说。
“因此,各位朋友们,“爵士又说,“我们不要再走开了。单身一人在这匪徒的伏击圈中乱跑,危险性太大。现在,愿上帝保佑我们的那可怜的水手能够活下来,并保佑大家平安无事!“
爵士的话包含两个要点,都是对的:第一,不要让任何一个人再去闯“鬼门关“;第二,在河岸上耐心等待,直到河水落下去,能够渡过为止。他们过了河,离南威尔土省的边境城市德勤吉特不过22公里,在那里就不难找到去吐福湾的交通工具了。而且,在吐福湾可以拍电报到墨尔本直接给邓肯号下命令了。
这种做法是聪明的,只可惜现在才决定。如果爵士不派穆拉地去求援,他也就不会遭毒手了,这不幸的事件也不会发生了,他们回到营地后,看见旅伴脸上愁云稍微散开了一点,感到穆拉地可能有希望得救了。
“他好些了,他好些了!“小罗伯尔迎上去对他们说。
“穆拉地好些了吗?……“
“是的!“海伦夫人回答,“病势减轻了,少校也放心了,他不至于有生命危险了。“
“少校往哪里去了?“爵士问道。
“在水手身边。穆拉地拼命地要和他说话,不要人去打搅他们。“
这时,穆拉地已清醒过来,烧也退了。但是他神志一清醒,一能够说话,第一件事就是找爵士或者上校。麦克那布斯看他那有气无力的样子,想尽量避免和他谈话,但穆拉地再三坚持,少校只好听着。
谈话进行了好几分钟,爵士才回来,只好由少校来传达了。
少校把哥利纳帆叫到车外,走到支帐篷的那棵胶树下和朋友们合在一起。少校此刻心情特别沉重,不象往常那样轻松了。他的眼睛一落到海伦夫人和玛丽小姐身上,便显出极度的不安。
爵士问少校究竟发生什么事,少校把刚才的谈话简单地讲了下:
“我们的那位水手离开营地后,一直沿巴加内尔给他指示的那条小路走。他迅速地往前赶路,至少是用黑夜所能容许的速度。大约走了有3公里路的时候,迎面来了一群人,马受惊了,打起立站起来。穆拉地抓起枪来就打,两个人应声倒下。在枪的闪光中。他认出了彭·觉斯。毕竟是人少吃亏,到此时为止,他枪里的子弹还未打完,右胁下已挨了一刀,便摔下马来。“
“然而他还没有昏过去,凶手们却认为他死掉了。他感觉到有人在他身上搜东西,然后又听到几句话,那封信我找到了,一个流犯说。拿来!彭觉斯回答,有了信,邓肯号就落到我们的手中了。“
少校讲到这里,爵士不由地大吃一惊,浑身直冒冷汗。
少校又接着往下讲:
“现在,你们快把马追回来给我,彭觉斯又说,两天后我便可登上邓肯号,6天到吐福湾。我们大家就在吐福湾会齐。哥利纳帆一行人那时还在泥里傻等呢!你们赶快到打眼卜尔别桥去过河,到东海去,在哪里等我。我自然有办法让你们上船。你们上船后,让船上的人去喂王八,我们得到邓肯号,便可以在洋上称王了。哇!伟大的彭觉斯!拥护彭·觉斯!流犯们都叫起来。穆拉地的马很快追回来,彭觉斯翻身上马,朝克诺的大路飞奔而去,不一会儿,就不见了。同时,他的同党也向东南方向走去,显然去渡斯诺威河了。穆拉地虽然身负重伤,但仍坚持连滚带爬地跑回去,报告这一重大情况,直到离营300米的地方,几乎昏死过去了,我们便把他抬了回来。以上就是穆拉地对我说的一切经过,“少校总结一句,“你们现在应该明白那勇敢的水手为什么坚决要求说话了吧!“
内幕终于揭开了,大家没有一个不惊慌失措的。“海盗!原来是海盗啊!“爵士破口大骂,“我的船员都会送命的,我的邓肯号将会落到他们手里呀!“
“可不是么!彭觉斯的目的就是要抢劫那只船!“少校回答,“然后……“
“那么!我们必须在匪徒们之前赶到海边!“没等少校说完,地理学家插嘴说。
“我们又怎么能过斯诺威河呢?“威尔逊问。
“我们抬他走,轮流着抬他;只要有办法,我们就得尽力而为,总不能让我们的同伴在敌人手中白白送命吧?“
由根卜尔别桥过斯诺威河,这办法是可行的,但是也得冒险,因为流犯可能守在桥头,不让通行。果真如此,他们至少会用30个人来对付7个人的,但现在也管不了这么多了,能闯过去就得闯,闯不过去也要闯!
“爵士,在冒险走最后一步棋之前,“门格尔说,“还是先去侦察一下更稳当些。我负责去吧。“
“我陪你去,门格尔,“地理学家应声说。
爵士同意了这个建议,船长和巴加内尔立刻动身。他们朝斯诺威河走去,沿着河岸,一直走到彭觉斯的那个地方。为了不让流犯们发现,他们在河边高大的芦苇丛中曲曲折折地站着。
这两位全副武装的勇敢的伙伴,天色很晚了,还没有看见他们的影子。大家都焦急万分地等待着。
最后,将近深夜11点钟了,威尔逊报告说他们回来了。巴加内尔和船长来回跑了16里路,累得疲惫不堪。
“找到桥了没有?“爵士迎上去就问。
“找到了,一座藤条扎的桥,“船长说,“流犯们已从桥上过去了,只是……“
“只是什么?“爵士着急地问,预料到肯定又有新的不幸发生。
“他们把桥给烧断了!“地理学家失望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