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5.风波定 (第3/3页)
还要为先帝守灵。”
夜色弥漫开来,伏波王李岩着一身斩衰之服,跪在勤政务本楼大殿。
“太子殿下,你已经跪了半个时辰,明日还有登基大典,早点安歇吧。”高力士劝道。
李岩仍然跪在地上,坦诚道:“身为人子,不能为父尽孝,跪这几个时辰算什么。”
“开始愧悔了吧,你设局骗得了天下人,可骗不了我。”高力士看四下无人,小声讥讽道。
李岩猛地站起身来,盯着高力士道:“我既不感到惭愧,也不会感到后悔,父皇早已变得浑浑噩噩,拒谏饰非,好务虚名,不恤民苦,穷奢极欲,他整日嬉游于深宫之中,迟早天下必然生乱,你劝谏过他吗?高将军,你只知道承颜顺意,就没想过天下百姓?”
李岩的话语锋利如刀,反倒让高力士惭愧地下了头。
“我为国征战,又为大唐的发展殚心尽虑,反倒为父皇猜疑,高将军,平康里的伏波王府,一直就被飞龙卫监控吧?”李岩问道,这才是他要用出兵,诈死来脱身的真正原因。
“先帝确实派遣十二名飞龙卫高手,对你昼夜盯着,就是你任中书令的时候,都没撤,而且这十二名飞龙卫高手一旦出事,就立即将你捉拿下狱。”高力士老老实实承认道。
我早就发觉他们,幸好没有打草惊蛇,监视久了,他们也懈怠,下半夜就撤了,你恐怕不知道吧,所以我等到下半夜才出去跟李林甫见面。
“如果父皇像开元初年那样贤明,李岩就不会有丝毫窥伺帝位之心,实话告诉你吧,我早已准备在西域建立一个不亚于大唐版图的帝国,回到帝都却卷进了储君之争,武皇后步步紧逼,太子暗地筹谋,外面还有王鉷王悍暗地以太平道的名义培养死士,渗透进金吾卫,如果我真的战死沙场,大唐帝国会落入何人之手,高将军,你想过吗?”李岩高声喝问道,道理在自己这儿,管他是自己的老丈人还是师父。
高力士“噗通!”一下跪在地上,诚惶诚恐道:“老奴有罪,太子登基后,老奴自请为先帝守陵。”
我激怒了皇帝李岩,辅佐他稳定了朝局,就功成身退,为先帝尽一份忠心。
李岩冷冷地瞧着这个贤明忠心的宦官,想要看穿他的内心,思索了好一阵子,点了点头:“好吧,中书令李林甫也陪葬在先帝身侧,享受春秋祭祀,不得缺了礼数。”
“嗯,老奴明白,太子殿下,以后请多多保重。”高力士流着泪道。
“唉,你住在哪儿养老,寡人祭奠先帝时,会去看望你的,霜儿和锋寒也会带着孩子们去的。”李岩叹了口气,还是硬着心肠,将他贬去守陵。
翌日,李岩在四更天便早早醒来,身边的四位妃子,梅姬,武幼娘,杨玉莲,石青桐为他送来早点,填了肚子,又为他戴上白色十二旒冕冠。丝带系颔,允耳低垂,给他披上登基大典所穿的冕服,白色上衣,黄色下裳。
“四位爱妃,辛苦你们了,这么早就起床为**劳。”李岩看着她们几个忙里忙外,心里有些感动。
“我们姐妹有这个福分,能为皇帝登基尽点心力,其它皇妃还在路途上呢。”武幼娘认真地道。
但愿你们以后都和睦相处,不要争宠宫斗,李岩转动这样的念头。
李岩穿戴完毕,容色威严,踏出殿门,坐上了御车,前往天地坛,
此时天色微明,东方天际霞光初现,一轮圆月,依然高挂在天空,沉雄宏大的鼓乐声在大明宫响起,身着冕服李岩先在大明宫内的天地二坛亲自祭祀天地。
国之大事,在戎在祀,大祭,首祭天地,既皇天后土。
其次,祭祀宗庙内的历代先帝,李岩昭告他们,大唐的帝位有承。
然后又在宗庙相对之处,祭祀社稷,社,古代指土地之神,稷,指五谷之神。在农业国家,社稷,就等于天下,因此社稷代表土地,宗庙代表血缘,同为国家的象征。
此三者,都是天子亲祭之大礼,不可不祭,三祭之后,才可登基,受大唐亿万臣民之礼,为天子。
李岩依照礼制,三祭完毕,钟鼓齐鸣,又换了套衮冕礼服,向含元殿走去。
红日高升,举行登基大典的含元殿是大明宫中轴线上的第一座宫殿,东西两侧前方有翔鸾、栖凤两阁,以曲尺形廊庑与含元殿相连,这组宫殿群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下,显出一股雄浑壮阔的美,李岩看见,心中激荡,我就要做大明宫的主人了!
含元殿前的广场上,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和左右领军卫的禁军,分别身着白色、黑色和青色的铠甲,手执旗帜、兵器,列于左右两厢。
左右卫士兵以黄旗仗为标志,列队分别站在两阶,在他们的下面,依次站着左右骁卫、左右武卫等禁军。
天子十六卫的兵马列队肃立,一个个甲胄闪亮,腰悬横刀,手执斧钺,金瓜,给登基大典带来威严肃穆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