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 临淄之变1 (第3/3页)
“此事倒也可行!”方章毫不犹豫的应了,“汉室气数已尽,愚兄也不是那等伪道之士,这天下兴亡,自有其定数!愚兄观那赵氏一族,倒也算得上是厚积薄发,子臣若真有才干,自能辅佐明君,成就功业!”
张恒点头,颇有些感慨的说道:“思旷颇得老朽真传,老朽不敢妄自菲薄,以思旷之才,若是辅佐朝堂,必为名相!思旷对那赵平倒是极为推崇,于信中略举其二三事,老朽看来,这赵平倒也雄才大略,想来定能成就一番事业!”
方章闻言,却是许久未曾答话,目光深远,注视着厅外的一角青天,终于长叹一声,说道:“我等既为将死之人,也管不了许多了,未来如何,岂是你我可以断言之事?”
张恒点头称是,方章突然高声说道:“来人,去将子臣叫来。”
不大工夫,方卿来到书房,恭敬的对父亲以及张恒施礼之后,便肃立一旁,准备聆听教诲。
见儿子如此稳重,即将面临城破之险也仍是安之若素,方章也是老怀大慰!一个人的成就如何,首先要看此人的气度!宠辱不惊,胸怀宽广是一个成功者必须具备的品质。
老怀大慰的方章将自己与张恒的决定告诉了方卿,方卿自然是不肯从命。他虽然不见得对后汉王朝有多么忠心,但一片孝心却是发自肺腑的。任凭方章如何相劝,方卿却只是不听,即便是方章端起父亲的架子,也难以劝动方卿分毫!
父子二人正在争执间,门外一名侍卫手持两封书信来到书房中,恭敬的将书信交给张恒,一边说道:“先生,门外有一人,言道受郑家少爷之托,自并州而来,此乃郑家少爷的手书,请先生过目。”
张恒接过书信,却是竺怀与郑裕写来的,心中不由得一阵感激,对方卿说道:“乃是师兄与劣徒的书信。”方卿闻言,长长的叹了口气,眼中闪过一丝缅怀之色,却不多言,想来是回忆起了年少时的时光。
书信倒也简单,不外乎是请张恒到并州。虽然张恒已存死志,但师兄与学生能够如此牵挂自己,倒也让他老怀大慰!
将书信收起,张恒对那侍卫说道:“把人请进来!”侍卫领命而去。张恒简单的对方章说明了情况,方卿闻言不由叹道:“贤弟收的好徒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