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大赛 (第2/3页)
灯、攒动的人群、以及空气中混合着的柳条清香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气息,共同酿造出大赛日独有的氛围。
舞台中央,一件件参赛作品被精心陈列在旋转展台上,灯光聚焦,接受着评委和观众目光的检阅。
钱宏达的宏达柳艺团队声势浩大,他们的作品《未来之巢》是一个巨大的、流线型的巢穴状艺术装置,表面光滑如镜,嵌有可变色的LED光带,视觉冲击力极强,引得不少人驻足拍照。
钱宏达本人西装革履,正对着镜头侃侃而谈工业化设计、模块化量产和市场前景。
另一侧,李阿婆的《百鸟朝凤》大屏风前也围着一群老辈人,啧啧称奇于那繁复到极致、毫无瑕疵的传统技艺。
李阿婆穿着一身新衣坐在一旁,表情有些局促,又带着自豪。
而柳青的《共生》系列,则被安排在一个相对安静的角落。没有炫目的灯光,没有庞大的体积,但它们静静地伫立在那里,自有一种沉静而强大的吸引力。
柳青、周明、张磊等人穿着统一的工坊棉麻围裙,站在展位旁,反而成了最不起眼的存在。
答辩环节开始。
钱宏达率先登场。
“…我们的《未来之巢》,采用了最新的复合材料技术,完美融合柳编纹样,单件成本可控制在千元内,一旦开模,日产量可达百件,极具市场竞争力!我们瞄准的是高端家居市场和公共艺术领域…”
他的陈述充满自信,围绕着效率、成本、规模和商业价值,赢得了台下不少投资人和商家代表的点头。
李阿婆的陈述则朴实无华,甚至有些磕绊,核心就是“一辈子就吃这碗饭的手艺”、“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不能丢”,文化评委们面露赞许,但其他评委则反应平淡。
终于,轮到柳青。她没有打开PPT,而是拿着一个简单的帆布包走上台。聚光灯打在她身上,能看清她围裙上还沾着一点柳屑。
台下有些细微的骚动,似乎对她的简陋感到意外。
柳青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台下,看到了爷爷坐在那里的身影,心忽然就定了下来。
她没有直接介绍《共生》,而是从帆布包里,依次拿出了一根带着斑驳表皮的老荆条、一缕柔韧的麻线、一片精心染过色的柳皮,将它们轻轻放在演讲台上。
“各位评委,各位朋友,”她的声音清晰,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但很快变得稳定而有力,“在介绍我们的作品之前,我想先请大家看看这三样东西。”
台下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好奇地看着那三样平凡无奇的材料。
“这不是普通的材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