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琼州夜市,看不见的大手 (第3/3页)
虽是琼王私产,但琼王却要交税,与别处不同,琼王会将四成毛利作为税收交出。”
“此税上缴变成了公款,用来发放各处公职人员工资以及岛上各级薪酬。”
“至于另外六成毛利,琼王也不会留存,而是会不断投入各种公共建设,加快琼州的发展速度。”
“似诸位从下车到现在一路上所见火车、各种工厂、医院、街道,哪项没有王府投资?”
“诸位可以想想,这些设施哪一项不是利国利民之物?不仅我等用得,寻常百姓也用得!”
“而这些钱财从何处来?便是成了各种商品、物资,由百姓消费,提升百姓生活质量。”
“这些钱财大多数都是百姓自食其力挣来,花到此处,也是花在自己身上。”
“如此一来,钱财说来说去还是那么多,不过是一直在琼州境内流通。”
“但在流通过程中,又制造大量生活物质,改善了百姓的生活,即利于百姓,也利于家国。”
“这便像一只看不见的大手,不断调控琼州的各方面发展,岂是简单的收刮民脂民膏可以解释!诸位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众人闻之,自是一阵语塞,说不出反驳的话来,因为他们的底层观念和琼州治理观念是相悖的!
在大明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主体,虽有资本主义萌芽,却处于懵懂发展阶段。
换而言之,大明有类似的现象,却没有人能站出来解释,传统儒家观念,将所有聪明人框在了一个圈子里面,去遵守所谓的道德礼仪,无人研究这些东西。
而琼州则是以琼王朱高燨为首,不断在调控琼州本地经济形势,强行让钱流通了起来。
这种行为与他们的传统观念相悖,却又自成一套逻辑,容不得他们反驳。
故而听得于谦说罢,朱高煦想要说话,却不知如何出口,朱棣则是似有所思不在多言。
众人静了下来,于谦自也不多言语,一路领着众人前行,不多时便来到了一坐五层建筑前方。
到了这里,于谦才再次开口道:“诸位,招待所已到了,诸位可在此安歇。”
“明日若有何安排,可叫下人通报,谦若闻之,自会前来,就此告辞!”
他说着,眼神示意随从带着众人进入招待所,随后便行了一礼,飘然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