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章 朱棣的反思,朱瞻基的警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
    第十章 朱棣的反思,朱瞻基的警觉 (第1/3页)

    哐当哐当~哐当哐当~公元1415年,一辆蒸汽火车由琼州海关站发动,在另一个车头的牵引下,朝着琼山县行去。

    火车头不断鸣叫,滚滚黑烟从车头的烟囱的冒出,大地震颤之中,火车开始漫步前进。

    初时,车辆有些颠簸,车窗不断抖动,窗外的风景也在不断变化。

    随着车辆驶出了车站,一缕阳光撒入车内,照在人脸上,袭来一抹暖意。

    不一会儿,车辆进入了平稳区间,虽让仍然在哐当作响,可却没了方才的颠簸。

    车上的乘客也随之平复了心情,开始欣赏起了窗外远处壮丽海景。

    朱棣靠在窗口上,看着外界的景物变换,只觉内心之中满是惆怅。

    就是这么简简单单的一条车道,加上一个可以烧煤的巨大的车头,需要大明朝整整两年的税赋。

    车辆的效率确实很感人,凭他双目测速,这辆车速度应该不下于一匹快马。

    可车辆能拉运的货物,却远比一匹马要高上万倍,甚至数万倍之多。

    这其中能节省的人力物力确实不可胜数,但巨大的造价却让他有些望而却步。

    至少,如果国库突然多上几千万两,他不会选择全部投入建造火车!

    但不投入这么多资金,火车自然就建不起来,无法发挥火车的真正效用。

    这不是简单的一年投入一点就能解决的问题,建造大工程,是要看见效益的。

    如果一个工程需要几年才能看到效益,那很可能中途就会被朝廷官员阻止。

    因为人与人之间是有利益勾结的,而这种勾结在朝堂之上更为严重,即便他是当朝天子,也不能一意孤行。

    所以平心而论,朱棣觉得自己很可能建造不了这么一条铁道。

    它的难度远超疏通运河,远超北伐蒙古,自然也远超靖难之役。

    但这件事被他家老四做到了,用一穷二白的琼州之地,硬生生给做到了。

    这在朱棣是一件无法想象的事情,他想象不到,印象中那个少年是怎么做到的。

    到底是怎样的决心,让老四放弃了荣华富贵,主动来到这么一个地方重新起家?

    这一瞬间,朱棣似乎突然看不懂他家老四了,或者说,他从未了解过朱高燨的内心。

    这对帝王来说,本来是大忌,可此时朱棣却感觉内心极度煎熬。

    只因朱高燨是他的儿子!排行老四!家中幼子!这个本该受尽宠爱的身份,却是小小年纪就被他驱逐离开了他的身边。

    他不了解朱高燨,何尝又不是他自己的过错?他了解过自己儿子么?

    不,他没有,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