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86章 他们连假都懒得换人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86章 他们连假都懒得换人写 (第2/3页)

    唐雨柔戴上无菌手套,将胶片一张张挂在阅片灯上。

    灯光穿透胶片,清晰地照亮了魏承渊大脑的每一个沟回。

    她的目光死死锁定在颞叶区域,那里,有一块不起眼的阴影,呈现出典型的陈旧性挫伤特征。

    她几乎是立刻从档案柜里调出了陆沉舟当年的尸检报告,翻到脑部创伤那一页,两张影像中的创伤位置、形状,甚至愈合后的瘢痕组织密度,都高度吻合。

    一个可怕的念头在她脑中成型。

    她立刻调取了“锈链”所有已知成员的健康档案,在浩如烟海的数据中,她找到了另外四人,他们都在不同年份,因为各种原因做过脑部检查,无一例外,都在相似的位置,有着程度不一的病变记录。

    她深吸一口气,在报告的末尾,用红笔标注下一行字:“创伤性神经退行模式具高度同源性,疑为长期高压精神控制行为下的生理同步病变。”她将数据加密,打包发送给林疏月,最后附上了一句自己的判断:“这不是组织,是病灶。”一个以暴力和恐惧为传染源的病灶,已经潜伏在江城四十余年。

    中午十一点零七分,省纪委临时指挥站。

    会议室里气氛凝重,烟灰缸里堆满了烟头。

    林疏月将三份报告的纸质版轻轻放在会议桌中央:苏晚的笔迹鉴定、唐雨柔的病理分析,以及她自己连夜整理的、关于魏承渊紧急启动泄洪指令意图毁灭证据链的初步报告。

    她挺直背脊,一字一句地开口:“我申请,立即成立‘壬戌事件特别调查庭’。”坐在主位的一位领导眉头紧锁,手指敲了敲桌面:“林疏粗同志,我们理解你的心情。但这些都属于历史遗留问题,牵扯甚广,不宜轻易翻案。”林疏月没有反驳,只是从随身携带的设备里,播放了一段音频。

    那是一段长达37秒的、毫无规律的杂音流,像是劣质收音机里传出的噪音。

    她点开波形分析图,指着屏幕上那些短促而有力的波峰:“这不是杂音。这是我请技术专家用调音器,从当年救援记录频道里,剥离出的、七名应急小组成员生前最后一次有记录的通话频率。他们被困在暗渠里,通讯已经中断,这是他们在用随身的工具,奋力敲击金属管道求救的声音。根据《档案法》第二十二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隐瞒、篡改、销毁档案,对国家和社会造成重大损失的重大公共安全事件,无论时效,均可追溯追责。”会议室里陷入了可怕的沉默,只能听见那段敲击声在空气中回荡,一声,又一声,仿佛从四十年的时空深处传来。

    终于,有人打破了寂静,声音沙哑地轻声说:“你赢了。”

    下午两点五十六分,水务局废弃调度站。

    空气中弥漫着铁锈和尘土的味道。

    宋昭带着小林,重返他父亲宋志刚当年失联的涵洞入口。

    那个被水泥封死的洞口像一道丑陋的伤疤,刻在灰色的墙体上。

    他从怀中取出一枚用3D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