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笔尖有骨头 (第2/3页)
喊。
十点四十分,林疏月的高跟鞋声在走廊里响起,急促而坚定。
她一进门,苏晚便直接将她引到屏幕前,当面演示了压力轨迹的比对结果。
屏幕上并列着两份签名:一份来自魏承渊过去的公开文件,笔压均匀,起笔遒劲有力,充满了自信;另一份,则来自那份“壬戌事件”的关键文件。
“你看这里,”苏晚的手指点在屏幕的放大图上,“正常签名一气呵成。但这份文件上的签名,存在三处非常不自然的异常顿挫,与法证科学中的胁迫书写特征完全吻合。”她没有停顿,立刻调出共振台复现的签名视频。
虚拟的笔尖在屏幕上移动,完美重现了签下名字时的力道变化。
在那三处顿挫点,笔尖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死死按住,几乎要戳穿纸背。
“这不是伪造,”苏晚的声音冷静得可怕,“这是强迫。有人拿着笔,让他签下自己的名字。他签了,但他用尽全力,通过笔尖的压力告诉我们——他不想签。”
林疏月的眼神变得锐利如刀。
她盯着那段复现视频,仿佛能透过屏幕,看到当年那个密室里,魏承渊是如何在绝望中,用最后一点力量,将自己的不屈意志烙印在这份决定他命运的文件之上。
下午两点十八分,阳光正好,却照不进魏承渊那栋尘封已久的住宅。
林疏月手持刚刚批下的搜查令,带领两名同事,径直走向二楼的书房。
书房的布置典雅而压抑,空气中弥漫着旧书和时光混合的味道。
凭借着对魏承渊严谨性格的推断,林疏月没有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最终,她的指尖在一排厚重的精装法典背后,触碰到了一个微小的凸起。
暗格应声而开,里面没有金条或文件,只有一本封面没有任何标识的通话日志。
林疏月戴上手套,小心地翻开。
日志的记录简洁而致命。
她的目光迅速锁定在其中一页:一九九二年七月十九日,晚八点十三分,魏承渊与陈砚亭通话,时长四十七分钟。
而在这一行记录的边缘,有一行用铅笔写下的批注,字迹潦草,仿佛是在极度匆忙或紧张的状态下写就:“让0719独自进现场,不留旁证。”
0719,正是苏晚父亲的行动代号。
“拍照取证。”林疏月的声音压得很低,却带着不容置疑的重量,她对身旁的同事说:“现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