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纸棺 (第2/3页)
口的监控,他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
“放大他胸前的工牌。”
几秒钟的沉默后,苏晚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压抑的怒火:“工牌编号0743,所属公司……明远物业。周明远名下的企业。”
一切都串联起来了。
宋昭的脑海中猛然闪过赵振邦在病床上对他说的最后一句话:“你老婆明天会把东西交给一个穿灰大衣的人……”那句话不是说给他听的,是说给监听者听的。
赵振邦用生命做的最后一件事,就是用一个错误的交接信息,为他们争取到了拿到这个空药盒的时间。
他用自己的死,证明了这张网的存在。
宋昭盯着那个空荡荡的夹层,一字一顿地低声道:“他们早就监听了电话。”
中午十一点零三分,市邮政局历史档案室。
弥漫着旧纸张和霉味的空气里,董岚正以“地方邮政史档案数字化研究项目”的名义,在一堆堆泛黄的卷宗中翻找。
她找到了,1998年云江市区的退信存根。
当她将所有寄往省、市纪检监察系统的信件单独抽出来时,一个诡异的规律浮现了。
所有寄件人信息栏填写着“市公安局”、“市检察院”、“市法院”等公职单位的信件,无一例外,全都被一个红色的戳印覆盖——“无效投递”。
更关键的是,在投递员备注一栏,所有这些信件的回收记录,都指向了同一辆邮车编号:云G-0331,一辆绿色的解放牌邮政车。
她立刻拨通了李国栋的电话,言简意赅:“查一辆车,云G-0331,绿色解放邮车,1998年的。”
李国栋的效率快得惊人。
不到五分钟,电话就回了过来:“那辆车2005年就报废了,车体被送进了金属回收厂。但是,按照当年的规定,车上的GPS记录仪作为固定资产被拆卸保留。三年前,这个记录仪,连同其他一批报废的电子设备,被市邮政局捐赠给了……明远慈善基金会,用于他们物流车辆的监控。”
从举报信,到拦截系统,再到执行车辆,最后到物证归属。
一条由“明远”这个名字串联起来的证据链,彻底闭环。
下午四点十八分,西街废弃邮局旧址。
这里已经停用超过二十年,门窗破败,院子里长满了半人高的荒草。
宋昭和苏晚像两道影子,悄无声息地潜入了积满灰尘的后勤储藏室。
根据李国栋提供的邮车路线和董岚找到的交接记录,那辆绿色邮车每周都会在这里进行一次“特殊交接”。
他们要找的,就是那个交接的遗留物。
在一个布满蜘蛛网的铁皮储物柜深处,宋昭的手指触碰到了一个冰冷的、带着锈迹的铁皮盒子。
盒子没有上锁。
打开它,一股陈腐的气息扑面而来。
里面整整齐齐地码放着一叠已经严重泛黄的信封。
每一个信封的背面,都用红色的油性笔,写着一个触目惊心的代号——Z-7。
“Z”代表赵振邦的姓氏首字母,“7”是那七封信。
这是当年拦截行动的内部代号。
宋昭轻轻拈起最上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