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清道夫的笔迹 (第2/3页)
。
她抬头时,看见李志刚眼底浮着层水雾,像被火烤过的玻璃:“他死前攥着半块烧焦的怀表,背面刻着'宋建国'。“
上午十点十八分,废弃警用拆解场的铁皮屋顶漏下几缕光,在宋昭肩头投下斑驳的影。
他蹲在锈迹斑斑的工作台前,左手捏着那份从李志刚那里借来的责任认定书复印件,右手隔着橡胶手套轻轻覆上纸面。
太阳穴突然抽痛,像有根细针在脑膜上挑动。
这是“真相之眼“启动前的征兆。
宋昭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瞳孔里浮起细密的金色纹路。
黑暗涌来。
他看见赵振邦坐在办公室里,台灯的光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
钢笔悬在签字页上方,笔尖离纸面不过半厘米,却迟迟落不下去。
赵振邦的额角渗着汗,汗珠顺着鬓角滑进领口,在白衬衫上洇出个深色的点。“只要说清是意外......“他低声念,声音发颤,“就没人再提账本......建国,对不住。“
钢笔终于落下,第一笔“赵“字写了一半,他突然扯过旁边的废纸,将那张签错的认定书揉成一团。
第二遍下笔时,手腕明显在抖,“邦“字的最后一笔几乎要戳破纸张,收笔时却又轻轻一勾,像在画个未完成的**。
画面戛然而止。
宋昭的额头抵在工作台边缘,冷汗顺着后颈流进衣领。
他摸出兜里的止痛药干咽下去,喉结滚动两下:“不是冷血掩盖......是恐惧。“他掏出手机,指尖在通讯录里快速划动,“董岚,赵振邦签字时有心理挣扎,他不是主谋,是被挟制的执行者。“
电话那头沉默两秒,传来纸张翻动的脆响:“我这边刚收到陈默传来的基金会资金流水,1998年11月6日,林浩宇名下账户向'赵振邦母亲医疗账户'打了八十万。“
中午十二点三十六分,省厅纪检组临时驻点的会议室里,空调开得很低。
董岚将两份文件并排放在红木桌上,一份是重检后的责任认定书复印件,另一份是笔迹分析报告。
她的指尖点在签名处:“两次签名轨迹不一致,第二次明显修正了第一次的位置,符合重大心理压力下的书写特征。“
纪检组长推了推眼镜,目光扫过分析报告上的红色批注:“这意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