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暗账浮纸 (第2/3页)
责任推给底层会计。“
宋昭的后槽牙咬得发酸。
三个月前他被撞进ICU时,床头监控显示有个穿白大褂的人拔过他的输液管;上周在物证中心翻旧案卷,本该密封的2001年强拆案档案袋里,关键照片被换成了复印件。
所有线索都在织一张网,而他现在才看清——网的中心不是灭口,是诱导。
“谢了。“他关掉投影,手机在掌心震了震,是苏晚发来的定位:“老宅书房第三层暗格,有发现。“
中午十二点的阳光透过老宅的破窗棂,在宋昭脸上割出一道道金痕。
他蹲在父亲当年的警用装备袋前,牛皮革的味道混着霉味钻进鼻腔——那是他十三岁时偷偷翻看过的袋子,当时只找到半盒子弹壳和一张全家福。
此刻,装备袋最深处,一张泛黄的借阅卡正躺在子弹壳中间。
1998年10月23日,借阅人“宋建国“,借出文献《民国江城地籍总册(卷三)》,经办人签名栏的“沈兰心“三个字,墨迹浓得像要滴下来。
手机贴在耳边时,宋昭听见自己的心跳声盖过了拨号音。“苏晚,你导师三十年前就接触过这案子。“他望着墙上父亲穿警服的老照片,照片里的人正望着他,目光像当年勘查现场时那样锐利。
电话那头传来纸张翻动的沙沙声。“沈老师的编号本在这。“苏晚的呼吸声突然变重,“LJ-097...标注是'产权异常-伞骨类',附注写着'伞非实物,骨为账链,三脉归门,火不能焚'。“
宋昭的手指扣住窗台的砖缝,有碎渣扎进指腹。
伞骨——他想起今早董岚说的“反向渗透“,想起苏晚提过的“影轨程序“,想起林阿诚昨晚在游轮上打的摩尔斯电码。
原来所有线索都是伞骨,撑起那把遮天的伞。
“宋昭?“苏晚的声音带着点颤,“伞骨...是不是他们说的'账链'?“
“是。“他望着父亲照片里别在胸口的警徽,“而且这把伞,烧不毁。“
下午四点的基金会地下资料室,碎纸机的轰鸣像头困兽。
林阿诚站在监控屏前,看着手下将一摞摞文件塞进吞吐口,纸页被绞成细条时,他想起二十年前在拆迁现场,那些被推土机碾碎的房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